现代尖端技术在非织造布后整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生意社7月2日讯 利用等离子技术对纤维进行鉴别,尤其是对外观难以区分而内部结构不同的纤维,这项技术是当今最前沿的检测方式。非聚合体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接枝、有机物和气体的接枝以及先无机物气体后有机物气体的接枝利用普通的化学方法难以实现,而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则比较容易实现。
复合技术在非织造工艺加工中的应用促进了非织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提高了现有产品的各种性能,也尽可能地满足了新产品的研制需求,使非织造产品的应用领域得以进一步扩大。如今,科学家正在尝试将现代科技运用到非织造布的后整理加工中,以此来提升产品多方面功能的跃进。
多快好省的超声波组合
超声波是人耳无法感知的振动波,它可以应用在多种非织造布的加工过程中。例如,超声波可以用于棉纤维的煮练与漂白、非织造布的粘合以及复合、等方面。
非织造布的常规粘合技术主要包括针刺法、热轧法和化学粘合法。超声波属于机械振动能量,它的频率超过1.8×104Hz,在人的听力范围之外。用于粘结由热塑性材料制造的非织造布时,通常使用的频率是2×104Hz。与针刺法、热轧法、化学黏合法以及其他方法相比,超声波粘合法具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超声波粘合不需要化学粘合剂;其次,能量损失少;再次,和热轧法相比,超声波粘合无需热能通过被粘合纤维就能发生传导,因此由多余的热引起的纤维降解最少;最后,和其他黏合法相比,超声波粘合加工速度最快。
研究表明,轻薄型非织造产品超声波复合的加工速度较快,利用超声波技术生产复合土工布的速度要比针刺复合的速度快得多。超声波技术的一个显著优点是节能,它不对材料的外表加热就可以达到有效的粘合。超声波能量直接传到材料内部,能量损失少,这样每一个部位要比用热粘合节省300%以上的能量。此外超声波复合不产生污染物质,与粘合剂黏合法相比有利于环境保护。从机器设备成本来看,设计生产一台4m宽的超声波复合设备与生产一台4m款的针刺机成本相近或者略低。
两种工艺引入紫红外线
目前,生产远红外非织造布产品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把远红外线保温涂料加入到后整理剂中,进行涂层加工(局部整理液可以加入到颜料印花色浆中进行印花加工);二是把远红外线保温涂料加工到合成纤维纺丝液中,纺出功能性纤维再加工成非织造布。
红外线在非织造布后整理中的一种应用是利用远红外线保温涂料进行保温隔热整理。许多无机陶瓷粉末都有很强的发射红外线特性,例如氧化锆、氮化硅以及一些美铝硅酸盐都有较强的发射和反射红外线的能力。将这些物质加工成涂料,用涂料印花或进行涂层加工的方法加工到非织造布上,就可赋予非织造布发射红外线的功能,使产品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和保温性。此外,红外线干燥器还可以配有一套强制对流通风系统,用于除去表面附着的热气,以将非织造布表面的水蒸气及时排除,提高干燥效能。
将海藻纤维经过特殊的碳化处理,加工成0.4μm左右的超细粒子,也可使其具有很好的反射远红外线功能。特别是能在接近人体温度下,高效率的放射出适应人体保健的8~12μm的远红外线。
大多数非织造布的后整理是使用水溶液中的化学品对非织造布进行整理、印花、染色。在纤维表面涂层是为了使它不沾脏污,减少易燃性,或者赋予亲水性,但加工过程中的干燥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由于紫外线具有很高的能量,能够对非织造材料进行改性或加工,更重要的是紫外线不需要在真空的特殊状态下,也不需要引进其他气体,只要在常压下就可以进行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适合改性
利用等离子技术对纤维进行鉴别,尤其是对外观难以区分而内部结构不同的纤维,这项技术是当今最前沿的检测方式。利用等离子体对材料进行接枝改性,可以获得很多有特殊性能的材料。非聚合体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接枝、有机物和气体的接枝以及先无机物气体后有机物气体的接枝利用普通的化学方法难以实现,而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则比较容易实现。
由于低温等离子体具有既可改善聚合物的表面性质,同时又不改变聚合物母体性质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非织造新材料的改性。这样既可以保持非织布原有优点,又可赋予其新的特征或消除某些缺点。
最常用于纺织品改性的低温等离子体包括电晕放电和辉光放电。其中辉光放电比较稳定,对材料的作用比较均匀、改性效果比较好。但辉光放电是在低气压状态下进行的,设备较为昂贵,所以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电晕放电是在常压下进行,设备价格较低,可实现连续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