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棉停抛殃及河南棉企(图)
应当理解,国家采取棉花收储制度是保护国内纺织产业的。比如,国家收储棉按20400元/吨,储备棉竞卖底价为19000元/吨(标准级),高收低抛,国家亏损保护国内纺织产业的意图明显。
据了解,国家每年拿出上千亿元进行棉花收储,垄断了市场棉花供应,致使纺织企业国储棉成为国内实力一般的棉企唯一的“粮草”来源。如果一旦国储棉停抛,那就切断了棉企的“粮草”供应,棉企陷入“无米之炊”的窘境难以避免。
公开消息显示,仅在河南,两年来的行业危机打击,已有40%以上一万锭以下的中小棉企因棉花价格高企,产能过剩而关闭。若再遭收储政策调整的打击,河南纺织产业危机重重。
“国内棉花价格高还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棉价差,国内外的高价差会要了纺织业的命。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的纯棉40支以下的纱已无竞争力。”上述棉企老板介绍。
数据显示,从国外进口棉花要比国内棉花每吨低5000元。目前国内棉花每吨价格在20400元,也就是说,国内棉花价格要高出国外棉花价格四分之一。国家针对国外棉花的采购,又执行了配额制。由于绝大部分民企拿不到进口配额指标,只能购买国内棉花,生产的产品因价格高,无人问津,直接削弱了国内纺织产品的竞争力。
据介绍,放开棉花进口市场,事关中国棉花种植产业,政府非常慎重。打开棉花进口,国外棉花因巨大的价格优势,必将冲击国内市场,意味着种植效率低下的中国棉花产业将面临着生存危机。
而收储制度的建立也正是建立在保护棉农利益的角度执行的。从2010年9月到2011年8月,国际棉价经历了一轮大起大落。为确保棉农收益、增强市场信心,2011年9月,国家把以往在棉花主产区临时收储皮棉的措施常态化,建立了棉花临时收储制度。
可是,现在看,收储制度成为制约国内棉企健康成长的“紧箍咒”。
棉纺产业隐忧突显
处于棉纺价值链低端的河南纺织产业,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纺织产业是河南传统优势产业,至今仍然保持着产能规模全国第二的优势,不过,透过优势看隐忧,河南纺织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据介绍,河南纺织产业作为河南传统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产业传统优势就在棉纺织生产。因为棉纺织产业占据着全省纺织产业总产值的70%,纯棉纱产能又占着棉纺织产业的95%。
这一产业结构特征与河南作为种棉大省的传统优势有关。
“前几年,河南粮花种植面积就出现了大幅下滑的趋势,现在可以说,河南棉花种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李秀明介绍。
这与目前的土地制度、棉花生产特征、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多重因素有关。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分析,棉花种植虫害严重、田间管理复杂,跌破粮棉比1:8(一市斤小麦价格与一市斤棉花之比,即按照这一比率,农民种植棉花的收成才划算)平衡有关,按管理成本计算现在粮棉比在1∶5左右,“没有人再愿意种植棉花了。”
知情人士介绍,现在政府正在酝酿出台棉花种植直补政策,每亩贴补将达100元左右,提高棉农种棉的积极性。
失去了传统原料供应优势的河南纺织企业,仍然在低端的棉纺领域布局,其竞争力低下自然不过了。
“应当说,即便是拥有规模优势的纺织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上,也没有主动而为。”河南纺织行业一位观察人士分析。
据他调研,河南纺织企业在行业形势好时,赚大钱,也没有看到行业危机,在产品结构升级上没有在“练内功,调结构,创新品,挖潜力,提效率”上下工夫。
“我们生产的大都是大路货,每吨棉纱才卖3万元,江苏一家国有企业的棉纱就能卖到每吨130多万元。这种差距可不是一两个等级。”
李秀明打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河南纺织产业好像一个中学生,长到1.85米,可是缺肌肉,他不需要长个了,规模不要再上了,关键是提高纺织产业的质量与品质,提高附加值才行。”
走出去或是出路
克服制度、技术、人力成本等要素配置障碍,走出去,或许是河南棉企寻求生存的一条道路
事实上,在生存已遭遇重大打击的条件之下,同质化、低端化生存的河南棉企走产品升级之路,理论上可行,实践上,棉企难有机会突破。
这与棉企生存环境有关。“现在整体行业深陷危机之中,小企业停产等待市场复苏,大中型企业大都在减产生存,哪里有钱来再投资?”
心有余而力不足。正成为河南棉企普遍的生存状态。
当然,河南也不是没有升级成功的案例。比如,许昌裕丰纺织有限公司其万锭用工人数仅仅有18人,是世界级的技术水平。但是,河南像这家企业的棉纺企业太少了。
那么,在内需不旺,外需受到东南亚国家低端产品冲击的纺织产业全球大背景之下,河南棉纺企业不能坐以待毙。“等待是一种生存,只是命运不在自己的手里。企业还是要主动寻找生存的机会。”
上述河南纺织产业观察人士认为,纺织产业作为“候鸟经济”的代表性产业,克服制度、技术与要素资源配置的生产障碍,“走出去,或许是一条值得思考的生存路径。”
事实上,近年来,产业转移而来河南的沿海纺织服装企业相当多,这正是产业转移的生动写照,那么,在外来产业资本的布局之下,河南本土棉纺企业如何生存?何不也学着沿海纺织企业“一路向西”布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