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棉成用棉企业新宠
生意社7月30日讯 2013年上半年盐城地区共进口棉花168批,5.97万吨,货值11684.88万美元。澳棉以11%的比例持续赶超印度棉。据了解,由于澳棉的质量指标一致性很高,适合纺织工业需求,越来越受纺织企业的青睐,所以澳棉的进口量也大幅增长,成为纺织企业的新宠儿。
棉花产业优势明显
澳大利亚棉花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棉花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000平方千米左右,皮棉总产300万包。澳大利亚共有棉花农场1500个,平均一个农场面积为4平方千米(6000亩),是我国户均植棉面积3亩的2000倍。由于农场规模大,劳动力成本高,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的全过程,从整地、播种、浇水、施肥、喷药,到采收、运输、加工、包装都实现了机械化,人力投入少,生产效率高。
澳大利亚棉花平均单产在1500~1600公斤/公顷(100公斤/亩以上),由于大面积种植同一个品种,采用同一个生产模式,因此质量一致性很强,适合纺织工业需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澳大利亚棉花加工和贸易企业很少,但企业规模大,而且由于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运作非常规范,有不少企业是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实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棉花生产全部为私人经营,国家对棉花生产没有任何扶持政策,所以,棉农协作组织非常健全,全澳有15个棉农协会,还有联合各协会和各产业组织的澳大利亚棉业,棉农协作组织是棉农自愿加入,按要求缴会费。政府重视棉花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生产与科研结合紧密。棉花科研单位的研究经费有一半由棉农出,政府给予“一对一”配套,科研成果归棉农所有,政府在各产棉区都有专门负责棉花技术推广的官员,所以新品种、新技术能够很快在棉花生产上得到应用。
分级标准详细高效
由于澳大利亚国内棉花纺织能力非常有限,有95%的棉花都销往国际市场,因此其生产经营活动和质量标准体系都与国际接轨,采用HVI大容量测试仪逐包检验,其检测结果通过电脑网络联系棉农和棉商,便于棉花销售、储运和使用。澳大利亚棉业支持基于仪器的棉花分级制度,将澳大利亚机器测定色度与相关的目测色度分级进行连续对比试验。除了色度和叶屑之外,所有特性都由仪器检验得出结果。
澳大利亚没有专门制定国家棉花质量标准,也没有专门的棉花分级检验机构,所有的棉花质量都由各棉花公司负责。过去棉花公司参照美棉标准制定自己的棉样标准,质量差距不大,标准级皮棉是SM级,相当于我国的二级29mm。大容量测试仪HVI引进以后,建立了棉花分级的客观标准,提高了棉花质量检验的水平和效率。目前澳大利亚采用HVI分级的比例占棉花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昆士兰棉业的分级中心每天可检测2000多吨棉花的上万个棉样,效率相当高。成捆的棉样包先按其条码编号摆入棉样盘,再通过全自动温湿度平衡机,10分钟后,棉样就可达到检测所需的温湿度,整个检测室温度稳定在20摄氏度,相对湿度稳定在65%左右,由自动记录仪记录。HVI检测结果由电脑网络通过Create V isual Classing2Buy Grade系统汇集在一起,内容包括棉花生产年份、农场主姓名、田块、品种、轧花厂、检测员姓名、经销商、批号、包号和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等各项质量指标,不论是棉农、经销商还是购棉商都可以查到,便于以质定价和销售。
棉花品级质量高
2012年,江苏口岸共进口澳棉21.62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4.8%,仅次于美棉和印棉。澳棉品级平均不符合率为10.76%,长度平均不符合率为1.12%,马克隆值平均不符合率为3.01%,强力平均不符合率为1.55%,品质指标均低于进口棉总体平均不符合率,整体质量均好于其他国家的棉花。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印度的第四大棉花出口国,其棉花95%以上用于出口,色泽洁白,强力高,品质一致性好,质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加州棉和埃及优质棉,主体等级在三级以上,内在品质及市场价位介于美棉SJV ACALA(加利福尼亚州圣加金河谷地区种植的“ACALA”品种棉花)和C/A(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地区)之间,棉花纤维品质大体是长度28~30mm,比强度30~32cN·tex-1,马克隆值3.7~4.2(HVI ICC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