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氨纶20亿元项目急上马 产能过剩再加剧?
截至今年6月底,总资产24亿元的华峰氨纶继2011年启动一波总投资高达23亿元的230kt/a苯深加工项目后,9月3日再度公告,拟通过定增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年产6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发行价格9.18元/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亿股。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其中计划使用募集资金10亿。而控股股东华峰集团拟认购不低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总数的10%。
目前华峰氨纶的230kt/a苯深加工项目投入资金不过数千万元,因为产品景气度不佳,外加银行贷款绷紧,且公司发行6亿元债券补充流动资金的方案刚刚获批,那么华峰氨纶再次把如此大的项目搬上台面,即便有大股东华峰集团驰援,但仍面临两头受困,产能过剩的巨大压力。
投资金额只进一小步?
2011年经营状况尚好时,华峰氨纶就启动了扩张计划。2011年6月28日华峰氨纶在辽宁省辽阳市签订投资框架协议书,规划在辽宁省辽阳市设立辽宁华峰化工有限公司(简称辽宁华峰),用5年时间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建设环己酮-苯深加工产业链上的相关项目。
不过此后8月5日,辽宁华峰230kt/a苯深加工项目予以备案,项目总投资又缩减成23.61亿元。2012年华峰氨纶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苯深加工项目一期5亿元工程的议案。
华峰氨纶公告表示,该一期工程实施时间自2012年3月起需17个月,计划于2013年9月正式投产。
然而,截至2012年12月31日,苯深加工项目一期的进度只有10%,投资额是1191万元。截至2013年6月30日,该工程的进度变成了20%,但是上半年总投资才75万元。投资进度飙升之诡异让投资者迷惑不解。
然而,今年8月底,华峰氨纶还对前来咨询的调研人员表示,环己酮项目用地指标已经基本得到落实,项目基础工程建设推进顺利。
如果苯深加工项目利益如此丰厚,为何华峰氨纶不能尽早按照计划实施?可以看到的是,对于这5亿元的投资规模,华峰氨纶的账面货币资金只有几千万元,且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并不理想。
发行债券缓解资金压力
基于公司资金周转压力,华峰氨纶召开的201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公司面向社会公众发行最多6亿元债券的方案。到2013年7月,发行方案终于获得了监管机构的批准。
华峰氨纶拟发行的债券最高额度为6亿元,期限计划为5年,发行债券募集的资金拟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优化公司债务结构和补充流动资金。
华峰氨纶董秘陈章良曾表示,公司此次发行债券募集资金没有用于扩大产能等生产方面,主要是因为目前公司已是国内最大的氨纶生产厂商之一,在产品景气度不是很好的情况下,盲目扩大产能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而目前公司的融资相当一部分还是来自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成本相对较高,使用资金期限普遍只有一年时间,通过发行债券这种直接融资方式,成本相对比银行贷款这种形式要低一些,同时使用资金的期限相对较长。
“两头”受困成本优势低?
然而,仅仅半年后,华峰氨纶就祭出了20亿元的氨纶投资计划,打算组建6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
华峰氨纶介绍称,公司将采用更高效率、更加节能的生产线和公用工程系统,生产差别化氨纶纤维,顺应当前及今后氨纶产品市场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以进一步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与规模成本技术竞争优势。项目拥有国产化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然而,今年2月,董秘陈章良还对前去调研的券商人士表示,差异化氨纶丝主要是针对客户的要求在氨纶丝性能上做差异化,本质都还是氨纶丝。
而且陈章良还提到,华峰氨纶采购的主要原料PTMG,主要向BASF和大连化学采购,BASF在国内有工厂,大连化学为中国台湾企业,采购其产品属进口;公司MDI主要用日本NPU产品,大部分是进口产品,而且华峰氨纶的关键设备还是进口的。
2010年,烟台氨纶就在建设差异化氨纶,但近年来盈利状况也并非一帆风顺,产能面临过剩问题,而且相比国外大型的氨纶企业,华峰氨纶并没有优势。
根据陈章良透露,国外的氨纶企业主要是晓星和英威达,他们利用海外市场当地建厂的成本优势对国内氨纶企业出口造成很大冲击,他们剩余的产能还回销到中国也对国内氨纶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相比晓星和英威达,华峰氨纶在出口价格上没有优势。
这也就意味着华峰氨纶,既在产业链上游受制于人,依赖国外供应商,又在下游处于被围困的境地。市场人士表示,华峰氨纶这条差异化之路究竟能够做到哪些差异,还需观察其后续的资金来源和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