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退耕还林东桑西移蚕桑产业稳步发展
眼下正值秋蚕饲养的关键时期,近日,黔江区石会镇蚕桑生产工作线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工农村种植大户庞春波家中,了解秋蚕生长情况,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庞春波喜滋滋地说,今年自家有50亩桑园,产茧有望突破50担,经济收入应该十分可观。
据了解,自2001年以来,黔江区依托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东桑西移”项目工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区建有桑园基地13万亩,分布在22个街道镇乡,127个村(社区),共3万多户。2012年,全区养蚕10.1万张,产茧7.12万担,蚕农售茧收入1.14亿元。今年春季产茧2.1万担,实现产值3675万元,夏季产茧2万担,实现产值3600万元。
为了实现桑树“栽得下、管得好、能增收”的目标,黔江区探索出在桑园里实施间作紫红薯、生姜、时令蔬菜、桑下养殖土鸡、桑枝生产食用菌等综合发展模式,形成了桑园经济立体模式,从而增加桑园附加值,实现农民增产增收。2012年,全区通过这样的综合开发模式,实现蚕桑总收入1.5亿元,户平收入达0.8万元。
在蚕桑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黔江区把目光投向了茧丝绸产业,并通过招商引资,逐渐建成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于一体的茧丝绸产业链条。今年,丝绸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89亿元,利税2058万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目前,以重庆市双河丝绸有限公司为基础,引进浙江大洋实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在正阳工业园区内规划打造的“黔江·桐乡丝绸工业园”正在抓紧建设中。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5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带动3万农户增收致富。
“目前,蚕桑产业的运行呈现出投入有保障、农户养蚕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等特点。”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今年来发展观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租赁、承包等形式栽桑养蚕。
石会镇中元村5组村民邓继孝就是一个例子。过去几年来,他在蚕桑生产上尝到了甜头,今年春天通过土地流转,在原有近40亩的基础上增种了11亩,预计产量将突破50担。像邓继孝这样的栽桑养蚕户还有很多,2012年,全区年产茧在10担以上的达到了1968户,其中,年产茧在100担以上的有11户。
“蚕桑产业既是特色产业,又是黔江区三大骨干产业之一。多年来,黔江区通过各种措施、途径,推动着该产业快速发展。”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通过强化基础建设、强化科技支撑、狠抓典型示范、创新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推动蚕桑产业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把黔江建成重庆最大的优质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