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求下滑导致纤维材料国际价格下降
生意社10月17日讯 用于服装和内饰产品的纤维材料的国际价格正在下跌。以作为合成纤维代表的聚酯和天然纤维的代表棉花为例,中国的春季服装需求呈现增长乏力的态势。而其背景则是对欧洲出口的复苏缓慢。此外,聚酯还受到作为原料的原油降价的影响。
用于布料和填充棉的聚酯短纤维现货(即时购买)价格目前约为每千克1.46美元,比上月下降0.04美元(2.7%),比去年同期下降0.7%。在看作为棉纱原料的棉花,指标性的纽约期货市场国际价格(近期合约)在每磅(约453克)83.5美分左右,相比90美分大关以上的8月中旬行情下降了7%以上。
在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中国,需求呈现增长乏力态势。往年的这个时期,用于明年春季服装的纺织品采购通常会出现增加,但一家日本商社称今年的“棉线和棉花的销售势头不如往年”。
这是因为作为中国服装的最大出口目的地欧洲的需求增长缓慢。据日本化学纤维协会统计显示,今年1~7月,中国对欧洲纺织产品的出口额为272亿美元。虽然相比出现大幅下滑的去年有所回升,但与两年前相比则减少了15%。另一方面,中国合成纤维生产则以每年超过7%的速度增长,这导致了供过于求。
需求增长乏力的情况在作为冬季服装原材料的丙烯纤维上也非常突出。虽然今年冬季的需求期已经过去,三菱丽阳表示,“由于流行趋势变化等原因,主力产品毛衣的需求未见明显增长”。
聚酯的原料也在降价。作为主要原料的高纯度对苯二甲酸的亚洲现货价格为每吨1040美元,与创出近期最高点的8月上旬相比降低了6%以上。此外,作为次要原料的乙二醇也下降了约4%。这是因为原油价格涨势在9月以后告一段落,同时“受货币贬值影响,印度的合成纤维原料进口出现放缓”。
在棉花主产地美国,棉花收割已经全面展开。但由于美国政府机构关闭造成的影响,用作采购参考的出口订单额和供求报告等数据的发布均被推迟,日企东洋棉花表示“采购变得更加困难”。
国际价格降幅很小,因此目前对日本纺织品行情造成的影响仍然有限。不过,日本国产产品受日元贬值影响曾进行提价,因此一家日本合成纤维厂商认为,“如果国际价格进一步降低,日本国产产品的高价感将加剧,因此降价压力将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