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桑树基因组破解将推动传统产业新变革
生意社10月23日讯 近日,桑树基因组研究成果汇报会在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这一成果将有力推动我国“栽桑养蚕”传统产业的变革与转型。
作为国家863计划“特色林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与应用”的子项目之一,在西南大学向仲怀院士的带领下,由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何宁佳教授领衔的研究小组,联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历时3年完成了桑树基因组研究。这也意味着,自从2003年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在该实验室绘制完成后,桑树的基因组也在这里被“破解”。
据向仲怀院士介绍,这项研究在科学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一是确证了桑树染色体基数为7,这是百余年来对桑树学科发展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向院士说,染色体是遗传的载体,是作为一个物种最根本的特性,也是生物学当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其他的相关研究才会在“正确的道路”上行驶。
第二个重要发现是首次探明了桑树基因的进化速度大约是蔷薇目其他物种的3倍。向院士说,桑树可以生长的地方标志着也可以适合家蚕的养殖,对推动一些地方的养殖业项目、扩大农民增收有一定指导意义。
在生物界中,你能找到一种动物只吃一种食物的吗?答案只有蚕和桑叶。向院士说,这是动物和食物唯一具有一对一关系的一对。研究它们在基因组上的关系,是研究动物与食物(植物)基因关系的一个最好的模式。
该项目的第三个重要发现就是,在家蚕的血淋巴和丝腺中鉴定出5个预测的桑树来源miRNA,这进一步加深了对植物和植食性昆虫之间适应性进化的理解,说明它们在分子水平上存在相互作用。
据重庆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桑树基因组研究的完成是对桑树学科发展里程碑式的贡献,蚕、桑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将有力推动我国“栽桑养蚕”传统产业的变革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