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普通服装卖出土豪价 至少三成品牌是“假高端”


http://www.texnet.com.cn  2013-11-05 10:21:29  来源:东南快报 收藏

  生意社11月5日讯 百货里随便一件连衣裙都要1000多元,服装涨价越来越凶了。”虽然近期各大百货借国庆、周年庆等活动大力促销,但消费者对于服装价格过高的抱怨声却不见少。

  近几年服装价格年年上涨,与前两年相比,服装价格涨幅达到了20%-40%左右。业内称,除人工、原料等基本成本上涨的因素外,企业“自抬身价”的定价策略,也是服装价格连年上涨的一大“推手”。

  服装连年上涨最高涨四成

  昨日,记者走访大洋、东百、王府井等多家百货,发现比服装款式更“亮”的是价格。

  不少消费者感叹服装价格涨得夸张。市民李小姐说,两年前在BasicHouse花790元买了一件薄风衣,“但是今年再看同品牌同类型的风衣,售价已经近1500元/件,即使打了折,也要1300元。”

  林小姐想买一件棉衣,但逛了一圈发现,价格基本都要接近2000元/件,“以前一件羽绒服才一两千元,但现下棉衣都要卖到2000元了。”

  走访中,记者发现,三四百元的秋冬装在百货已经是很难见到。在Eland,一件毛衣售价也要1298元。而诸如Only、Esppit等品牌的毛衣售价也基本维持在600元/件以上。

  业内人士称,近几年,无论是男装、女装、童装或鞋类都有连年上涨的趋势,涨幅高达20%-40%。

  福建省服装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林磊更是坦言,品牌服装价格每年都有10%以内的上涨。

  而据福建省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来看,2005年-2012年的五年间,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从186.7元涨到了310.14元。最新的数据更是显示,全省人均衣着消费支出达到471.44元的高位。

  至少三成服装品牌是“假高端”

  林磊称,在原材料价格、租金成本、劳动力价格、物价不断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共同压迫下,服装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涨价是不可避免的。

  某男装品牌经理称,近两三年来,服装企业的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二者叠加涨幅达到了40%以上。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剑超称,这几年,光是工人工资就上涨了50%-60%。

  林磊说,近几年,虽然“洋品牌”的主流生产地还是在国内,但已经有小部分开始因为劳动力价格上涨而将生产移至东南亚、南美等地区。

  原材料价格上涨也是一大原因,“例如今年受禽流感影响,羽绒服价格就上涨了30%-40%。”李剑超说。

  然而,除了这些基础因素外,近几年,服装企业的品牌定位和定价策略不断逼近中高端的趋势,也把服装价格推高了不少。

  李剑超说,有些企业存在“价格就代表品牌含金量”的认识误区,也抓住了消费者“贵的就是好的”的心理。上海、广州就有许多品牌通过将自己包装成“洋品牌”,定位在中高端市场,从而也将服装价格定得“高高在上”。

  有一些企业甚至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广告和宣传方面,品质却不如定位来得“高端”。

  有业内人士保守估计,目前百货公司里至少有三成左右的服装品牌就是走了这种“假高端”的路线。

  另外,近年来商场越来越高密度促销的营销方式,也是驱使服装价格上扬的一大因素,“提个价再打折”,标价越来越高,实际售价也在潜移默化地走高。

  中低端“舶来品”借涨价潮“变身”

  而国外一些中低端的服装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借着国内服装行业的“涨价潮”,也摇身一变成了“高档货”。

  此前,斯密街商务咨询公司曾对比过中美两国50个品牌旗下500件商品的价格,最后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售的服装价格比美国平均贵了70%。

  一些国内品牌靠假扮“洋鬼子”而提高身价,而这些价格超高的“洋品牌”虽然是国外品牌,但其实大部分还是“Madeinchina”(中国制造)。

  李剑超告诉记者,像是Only、JackJones其实很多都是国内制造的。而Prada、Boss、Coach这些知名品牌众多系列的产品其实也都是在国内制造的。类似Zara、HM、UNIQLO这些“快时尚”品牌甚至从面料采购到生产制造都是“Madeinchina”。

  李剑超称,保守估计,一家国内面料商每年光是向Zara提供的免费样品就多达一万多款。

  而有趣的是,低端“舶来品”在国内虽然售价高昂,但消费者和商场都更倾心于这些品牌。暂且不说消费者更爱购买“洋品牌”的心理,李剑超告诉记者,像近几年新开的综合体,总是愿意把面积最大、位置最好的楼面留给这些“快时尚”或“洋品牌”,且不收租金。

  另据国内某男装品牌经理称,国内品牌在国内市场其实是“四面楚歌”,有时商场的活动,“洋品牌”可以不参与,但却要求国内品牌必须参与。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服装  服装品牌  洋品牌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