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收储3年难阻棉农“弃棉改粮” 下游产能明显过剩


http://www.texnet.com.cn  2013-12-02 09:50:02  来源:经济导报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12月2日讯 “量很小”、“吃不饱”……这是经济导报记者在山东棉花主产区德州市调查时,听到最多的声音。

  为保护棉农种植积极性,维护棉花价格稳定,中储棉自2011年开始执行“临时”收储政策。如今,这项“临时”政策已实施3年,效果如何?

  导报记者在德州调查发现,收储政策确实为保护棉农利益发挥了作用,但依然难阻棉农“弃棉改粮”,当地棉花种植面积连年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棉花加工厂、棉花仓储等下游产业产能过剩,企业大呼“吃不饱”。

  加工厂“吃不饱”

  11月30日,在德州武城杨庄乡,一座座棉花加工厂沿318省道铺开,这里是德州乃至山东棉花加工厂最集中的地区。目前正值棉花收购加工高峰期,但今年却有些冷清。

  在武城县宝丰棉业有限公司(下称“宝丰棉业”)门口,两辆拉着棉花的车辆正等着棉厂的人验货。“我们昨天从棉农那里收的棉花,今天已经跑了两家棉厂,对方给得价格太低,来这儿看看能给多少。”棉花小贩老张说。

  棉农、小贩抱怨棉花价格低,棉厂的说法却相反。“今年棉花量比往年少,且价格高,公司不赚钱。”宝丰棉业业务人员说。宝丰棉业董事长刘宝峰对导报记者介绍说,今年公司已收购棉花1000多吨,比往年减少1/3。“棉花种植面积下降,产量减少,农民惜售,棉花加工厂都吃不饱。”刘宝峰说。

  宝丰棉业的状况属于上游,许多棉厂的状况远不及此。在武城县天友棉业有限公司门口,一个棉花小贩停下车询问之后又离开了。天友棉业法人代表张洪军告诉导报记者,公司现在已经停产,“刚开始运作了一段时间,收了二三百吨,但量太小,不赚钱,所以就停工了。”

  量小,吃不饱,不赚钱,这是棉花加工厂的普遍呼声。德州市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提供的一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预计本年度德州地区的棉花产量在9万吨左右,而该地区符合交储条件的400型棉花加工企业有85家,加工能力在50万吨以上。”

  50多万吨的加工能力,面对只有9万吨的原料供给,棉花加工厂如何生存?据了解,除了在当地采购棉花,德州的棉花加工企业还在河北等周边地区购棉。近期,更是有众多企业远到新疆购棉,但仍然难以缓解棉花加工产能过剩的现实。“在德州85家棉花加工企业中,今年开工的只有70来家。”马俊凯说。

  等待新疆棉“补仓”

  加工企业吃不饱,仓储的情况如何呢?至11月28日,中储棉今年已累计收储292万吨,国内棉花库存总量达到1000万吨,超过全年使用量。如此说来,仓储应该爆满,但现实呢?

  “现在进行的棉花收储集中于新疆地区,内地还没怎么入库呢。”山东锦和棉麻有限公司(下称“山东锦和棉麻”)业务经理赵武对导报记者表示。

  据介绍,山东锦和棉麻旗下有3个棉花加工厂,还有一个中储棉指定的棉花收储仓库。但迄今为止,3个棉花加工厂只收了800多吨棉花,入库量不足1000吨。“仓库里有1万多吨棉花,绝大部分是新疆移库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2011年度、2012年度入库的。”赵武说。

  导报记者随后采访了中储棉指定的多个棉花仓库,结果大同小异:当地棉花有限,正等待新疆周转棉“补仓”。

  山东省禹城市棉麻有限公司负责人邵宗立对导报记者介绍说,公司库存能力达到20万吨,目前仅有11万吨库存,还有9万吨库容尚未利用。目前的库存都是往年收储的,且大都是从新疆移库而来。

  位于陵县的山东苗宝种业有限公司也是中储棉指定的收储棉仓库。其业务负责人许广强表示,公司有大半库容尚未利用,利用的库容均为往年的收储棉。“棉花产量少,今年还没有收储棉入库。”

  武城县兴宏物流仓储有限公司董事长谭英伟也表示,公司今年已经实现入库4000多吨,但仍有大量库容尚未利用。“总库容有13万吨,往年收储棉约占7万吨库容,今年还没怎么入库,正等待新疆棉的‘补仓’。”

  导报记者了解到,得益于中储棉大规模收储,国内棉花的库容能力近些年大幅提高。在德州地区,中储棉指定仓库的库容能力达到100万吨左右。此外,尚有两个正在建设的仓库没有投入使用,库容能力分别达到20万吨和15万吨。不久的未来,德州地区棉花库容能力将达到135万吨左右。

  这样的库容能力,远远超过当地的棉花产量。之所以仍能保持较高的库容率,主要得益于新疆棉的补充,但一些业内人士对未来充满担忧。“新疆也在建仓库,一些在建项目占地数千亩,库容能力巨大。”谭英伟说。赵武也坦言,“省内的棉花库容能力已经严重过剩。”

  能否拯救下游产业

  对于棉花下游产业面临的窘况,有人将原因归结于中储棉的收储政策。

  张洪军抱怨说,中储棉的收储政策划定了一个死的棉花收购价格,棉花加工厂失去了市场运作的空间,只能赚微薄的加工费。夏津亨利棉业总经理王凤军对导报记者表示,收储政策退出后,棉花加工厂的日子也许会迎来转机。

  多方消息显示,中储棉收储政策明年即将退出,这是否能拯救棉花下游产业?

  马俊凯分析说,从客观角度讲,近几年的收储政策为保护棉农利益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因为种棉效益不如种粮,棉农“弃棉改粮”的趋势难以扭转。

  2008年,德州市棉花种植面积最高达到290万亩。此后,种植面积逐年下滑,至2012年已下降到130万亩,今年则进一步下滑至110亩。“预计明年,德州棉花种植面积将再下滑20%,100万亩的关口将不保。”

  棉花种植面积急剧下滑,加工能力则严重过剩,在这样的产业现实面前,即使中储棉将棉花定价权还给市场,对棉花加工厂的利好也将是有限的。而对于仓储业来说,在失去“收储”的庇护之后,日子恐怕会变得艰难起来。

  收储政策退出后的最大受益者,将是更下游的纺织业。“因为收储政策抬高了国内棉花价格,国内纺织业正忍受着国内外棉花巨额差价的煎熬,大量订单纷纷流向东南亚。收储政策退出后,棉花价格交给市场,将缓解国内纺织业面临的困境。”马俊凯分析说。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收储  棉农  棉花  种植面积  形势分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