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抛售 棉价熊途漫漫 国内棉花期货不宜做保值
生意社12月2日讯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近日发布消息,从11月28日起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储备棉竞卖系统,出库销售部分国家储备棉,这意味着此前盛传已久的国储棉抛售的消息正式落地。此前,外界盛传中国政府计划于近期出售其约1000万吨棉花储备的一部分,这是棉花市场早有预期的一项动作。
另外,记者从中国棉花协会获悉,虽然内地籽棉采摘工作已基本结束,不过棉花收购市场依旧平淡。回顾最近三年,棉花价格一直稳定在20000元/吨附近,但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棉价重心开始出现趋势性重心下移,主要原因在于2014年度不再执行临时收储政策。
对于国储抛棉,山东某棉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先生认为,抛储价格定在18000元/吨并且不搭售进口棉配额,这就等于给全世界的棉花价格盖了个顶,除非期货市场有逼仓行为,一般很难超越这个价格。即使中国的一些棉企对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高级棉花有特殊需求会购买高价棉,不过一旦印度棉花价格高于中国的18000元/吨就不会有棉企购买。
印度棉受宠
据记者了解,随着第四季度接近尾声,中国国内纱布市场依然延续弱势格局,企业开工率较前期变化不大,订单匮乏,产成品库存继续增加。目前,多数纺织企业的棉花库存已经降至历史低位,部分中小纺织企业的库存仅能满足基本配棉,一般仅能满足一个月库存的生产用量。
随着国储抛面的逐步展开,对于部分急需补充库存的棉纺企业而言,从一定程度上虽然能满足其配棉需求,不过按照2011年度所剩国储棉结构,地产棉占比略高于新疆棉,这对于等待高等级配棉需求的纺企而言,恐怕无法完全满足其实际需求,原料采购恐怕仍将依赖于即将到港的新棉以及部分新疆棉现货。
另外,截至11月中旬,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91.5%,同比下降0.2%,棉花收购量占预计总产量的70.9%,同比下降1.3%。另外,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累计成交2646200吨,新疆累计成交1245200吨,内地累计成交568050吨,骨干企业共累计成交832950吨。总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3%,新疆同比减少37%,内地同比减少50%。
银河期货棉花分析师陈晓燕认为,现在中国棉花产业链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棉花种植机械化、产业化程度低,导致成本高、竞争力弱,小农种植方式也给棉花补贴造成难度,抛储价格每吨18000元/吨不搭售进口棉配额,高于市场预期。在抛储备持续9个月,虽然从中长期看不利棉价上行,但短期看棉价下跌空间不大。
对上述副总经理18000元/吨上限的观点,陈晓燕表示赞同,不过她认为这个顶可能是18500元/吨附近。因为按现在国际棉价和基差来算,到中国18000元/吨附近,有空间。不过一旦没有配额用40%关税进口,那基本和国内价格持平,贸易商的空间就不大了。
对于内外棉价存在的差异,上述副总经理表示:“现在我们在对外采购棉花方面,倾向于采购印度棉花,我们公司老总下周就要去印度。按以往规律而言,现在美国棉花19000元/吨都太贵,即使要购买也都以配额为主。而现在正是印度棉大量上市的季节,按美棉价每吨折合人民币17500元左右,按滑准税来算每吨14300元,要是按1%的关税配额来算每吨13000元。”
据陈晓燕介绍:“长久以来我们的棉花都是实行关税配额管理,有贸易配额的关税不高。没有配额的就要用40%的关税进口,这样成本自然就高了。而一般界定具备得到配额条件的企业来说,只要具备5万吨以上产量且有进口棉资格的棉纺企业,或者上一年有进口实量的企业,两者满足一条就行。”
然而,对于棉花产业链来说,棉花生产应向产业化、机械化发展,在过渡期间,政策用“直补”等对市场价格影响小的方式保护生产环节的升级和发展,其他的交给市场,尽量少干预,另外就是多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比如期货、期权。
收储政策双刃剑
近日有业内人士透露,国家收储政策正在酝酿大调整。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玉米、棉花等农产品(8.40, -0.10, -1.18%)将取消实行多年的托市收购,改为对农民“直补”。此前我国对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但这些托市收购政策,近年来因其扭曲市场价格及执行中的乱象饱受指责。
以棉花为例,因收储棉花价格高于外棉价格,国内棉花市场与国际棉花市场严重脱节,出现价格倒挂,致使纺织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由于进口配额有限,甚至有企业从倒卖配额指标中获利。业内人士表示,行政色彩浓厚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结束,由市场决定棉价,另外,对棉农的保护将主要采取“直补”措施,预计方案明年就会出台。
其实,不仅是国内棉花的价格在不断下滑,我们也可以从美棉近3年走势看出,美棉整体呈现为先下跌后反弹盘整的态势。其中2012年6月出现阶段性低点65美分/磅附近,最近一年时间围绕80美分/磅附近震荡,近期有走弱迹象。不过通过观察,美棉走势也同样受到中国大规模收储的影响。
2011-2012年度中国收储外棉将近100万吨,2012-2013年度收储外棉近40万吨,2013-2014年度估计中国将以抛储为主,市场预计国家收储外棉的可能性下降,同时将减少进口棉配额的发放。
南华期货棉花分析师傅小燕认为,引发棉花下跌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她认为,纺织企业一直被认为是产能极易过剩的行业,基于进入门槛低的特点,只要具备一定资金就可以像模像样开办起一家小型作坊,通过控制成本,小作坊收益也挺高。这几年来,国家实行临时收储政策,意在稳定国内棉价,保护纺织企业利益。
收储政策通过提供最低收购价格能够缓解市场供求矛盾,但收储的企业是要具备一定的资质,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只能望洋兴叹,尤其是当整个行业不景气,需要依靠交储维持经营的情况下,小作坊或者风险承受能力不强的企业只能选择关门。
陈晓燕表示,如果棉花临时收储政策逐渐退出,棉花种植可能面临更加严酷的竞争,不排除籽棉收购价明显降低、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降的可能。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建立棉花直接补贴机制,在保护棉农的基础上,建立减少对市场价格的扭曲。在收储政策退出的情况下,棉花企业及下游纺织企业将在更加市场化的环境中生存,企业的经营方式可更加灵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另外,虽然目前期货仓单数量仍较少,涉棉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空间较为有限,但随影响市场化定价的涉棉政策的退出,期货将在对冲市场波动风险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傅小燕认为:“目前国内棉花期价波动不大,所以不建议入场做保值。但据我们所知,很多企业已经选择转战外盘美棉,在美棉上可操作性更强。短期而言,要么不做,要么选择美棉。当前美棉这个价位,适宜那些库存低,需要大量进口的企业做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