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改革重振企业家经济
农业产业化促进纺织工业化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为经济工业提供原料和解放劳动力。中国是天然纤维的生产大国,棉、毛、丝、麻产量均为世界之首,然而长期以来,棉麻丝价格大战与市场混乱却使优势变为劣势,落后的生产体制使大量农业人口无法有效转化为产业工人。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阻碍了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土地制度的僵化不仅使农民收入低下,使土地成为死资产,且无法与资本等要素整合,农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契约精神和体系的缺失使纤维生产不能规模化,纤维流通不能市场化,农工矛盾突出,伤害了农民也伤害了纺织企业。中国的棉花生产低效、供需失衡,价格倒挂就是典型。
《决定》提出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提高土地使用流转效益,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这是艰巨的改革,但别无选择。而农村土地与工商资本要素的结合,是农工结合、城乡结合,促进农业棉毛丝麻等种养的科学化、现代化的智慧途径,有望改变困扰中国纺织几十年的难题。
重振企业家经济
企业家经济是由一大批创新创业的小微企业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和经济现象,在重大社会变革期和经济波动期,企业家是使社会经济突破困境,走向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企业家的层出不穷、延续不断的创新创业活动,创造了新的商业机会。科技创新开辟了新的增长点,给经济持续的动力,也促生一大批企业家,乃至创造经济奇迹的企业领袖精英。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重大改革都培育出一大批企业家,促生了一大批新兴企业。
上世纪80年代初,以对外开放为契机,一批探路者通过纺织与服装商贸活动,开始进入纺织服装行业,累积资本搞活市场,海外纺织服装业也通过刚打开的国门进入大陆。
上世纪90年代初的市场化改革中纺织服装是最风生水起的行业,开创了第二波创业活动,也造就了最早一批企业家,这两波改革打开创新创业的通途。《决定》为中国纺织企业家展现了更广阔的空间,更有利的环境条件,将使中国的企业家提高到一个更新的水平。
《决定》对建设创新国家的指导思想将鼓励中国纺织企业从同质化、低层级价格竞争转变到以创新导向的价值创造竞争。
《决定》提出发挥市场力量,减少对市场准入和资本的流动干扰与行政限制,将使大量的创业者继续进入相对“易进易出”的纺织服装行业,特别是传统纺织服装外的新产品、新市场和新兴领域(如技术性纺织品),在这种更宽松的投资和更自由的市场环境下,中西部地区的民间资本将更容易进入纺织产业,接受来自东部发达地区的转移,也有利于这些地区企业家群体崛起;而东部发达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资本将更容易地与商业资本相结合,或将资本重组,优化,使纺织服装产业向纺织价值链更高层级的两端转移,即向技术、研发、设计以及品牌营销、商业策划、贸易流通升级。
不管纺织资本向生产链更高端产业部门和产品转移,还是向价值链更高层级的环节转移,或者向新领域转移、向其他部门或地区转移,或者其他资本纺织注入,都是提高资本产出率、全要素生产率,建设中国纺织强国的必要充分条件。
纺织启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虽然第三次工业革命不再只由一两个产业主导,然而其他新型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互联网和教育信息技术等不仅将助力现代纺织,也会给纺织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这是中国纺织界的企业家创新创业的巨大舞台,是中国纺织迅速赶上新时代的历史责任,也是中国创新国家战略的伟大实践与艰巨挑战。要激励创新,保护创新。
《决定》将让市场力量主导创新,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让资本力量支持企业家的创业活动,而创新也将变为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