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农收益到底有多少--射阳县2013年植棉收益调查
生意社1月15日讯 2013年度,江苏省射阳县的棉花生产获得丰收,亩平产量成为自2005年以来的9年之首。年度收购价格稳定,棉农植棉的直接收入超过了与棉花同在秋季收获的水稻和玉米。那么,棉农植棉的纯收益到底有多少,射阳县棉花协会做了一番调查。
一、棉花丰收,单产增幅大
通过对全县3个镇6个调查点16个植棉户的棉花生产、采摘交售等相关信息的跟踪调查和棉花企业收购进度统计,2013年全县平均亩产籽棉280公斤,比上年增产44公斤,增幅18.6%。但由于衣份率平均只有36.4%,较往年低了1.5个百分点,折合皮棉只有102公斤,同比增产12公斤,增幅13.3%,低于籽棉增幅5.3个百分点。
根据棉农反映和县棉花协会的分析,棉花丰收的原因主要得益于科技给力和栽培管理措施的落实。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除了用常规的技术手段外,又新增和扩大了对测土配方施肥、轻简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有效地挖掘了棉花增产的潜力。二是适用技术覆盖面的扩大。通过总结历年棉花低产的原因,较好地增强了棉农对科技植棉的认知程度和适用技术的接受运用能力,植棉户之间的产量差距明显缩小,平衡增产的优势较为明显。调查户产量状况显示:亩产在250-275公斤的有3户,占调查总户数18.75%;产量在275公斤以上到300公斤以内的有9户,占56.25%;产量在300公斤以上的有4户,占25%。三是配套技术的全面利用。县作栽、植保、土肥等职能站在棉花生长的各个阶段以及受到重大自然灾害影响时,都及时发布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肥料施用和抗灾补救等技术指导意见。并多次组织会办,开展现场咨询活动,面对面地指导棉农,确保关键的技术措施都能及时落实到位。
当然,天气状况也是促成棉花增产的重要因素。从7月下旬到8月中旬,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过程结束以后,降水增多,旱情缓解,棉花生长势头逐渐趋好,成铃率明显提高。9月下旬田间调查,单株平均座桃35个,亩总成铃超过了6万个,较9月上旬的调查增加了一成多。进入采摘期后,天气状况更加有利棉花的裂铃吐絮。10月和11月,日平均气温14.2℃、累计降水45.1毫米、日照432个小时,分别比2012年同期高1.4℃、少35.5毫米和增加了105个小时。加上后期明霜来的迟,阴冷冰冻天气出现的频率低,促成了在“白露”后一周内开花结成的晚秋桃都能正常吐絮,较好地提增了棉花产量。
二、价格稳定,棉农收入增
2013年射阳县的棉花收购价格虽然也呈现了高开低走,但有国家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支撑和棉籽销售价格大幅提增的支持,基本价位稳定。9月中旬全县新棉收购开始,棉农交售的籽棉以淡点污棉一、二级为主,棉贩上门收购每公斤(下同)只有8元,但成交很少。10月份是全县棉花集中上市的高峰期,品级质量相对较好。棉农交售平均价格8.2元,同比增加0.02元,增幅0.24%。11月份随着催熟棉的大量上市,棉花的质量有所下降,价格随之调减,棉农交售月平均价格8.04元,虽比10月份前的累计均价减少了0.16元,但仍与去年同期持平。进入12月后,全县的棉花采摘交售进入扫尾阶段,衣份率以及色级质量等均降至年度最低,但由于天气较好,基本没有明显的霜黄棉,更无雨淋棉和灰僵棉,整体质量要高于去年同期。即使质量最差的收尾棉,棉农在家门口还能卖到5.2-5.3元,而去年扫尾阶段的最低价只有4元左右。至12月20日交售基本结束,月平均交售价格6.04元,同比增加了0.18元,增幅3.1%。
县棉花协会根据各户阶段交售数量、价格测算,本年度全县棉农交售籽棉的平均价格为8.04元,同比增加了0.08元,增幅1%。棉农植棉的直接收入亩平达到2251.2元,比上年1878.56元增收372.64元,增幅19.8%。
三、植棉成本高,棉农收益仍然低于粮食
调查显示,2013年射阳县的棉花生产亩平总成本达到1623.84元,较上年1531.81元增加92.03元,增幅6%。与水稻772.81元、玉米523.15元的总成本比,分别高出851.03元和1100.69元。其中,固定成本和物化投入累计只有476.74元,仅比上年增加了10.46元,增幅2.24%。而人工费用包括少量的机牛代劳和雇工在内,总计达到了1147.1元,约占总成本的70.64%,同比增加了86.57元,增幅7.66%。水稻、玉米由于机械化作业程度高,包括自投工折币在内的人工费用,分别只有417.55元和291.74元,仅占其总成本的54%和55.8%。
经过测算,扣除固定成本和物化投入以后,全县农民种1亩地的棉花,含自投工和政府补贴在内的收入达到了1714.26元,虽然分别高于水稻351.45元、玉米673.97元,但除去总成本以后的纯收益,种棉花的只有642.36元,明显低于玉米803.55元、水稻1148.43元的收益水平。
从成本结构看,棉花生产周期长,管理环节多,许多工序暂时还无法用机械作业来完成。因此,投工多、工价高是导致棉花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和棉农植棉收益低于粮食的主要原因。县棉花协会调查,2013年棉农植棉自投工日虽比上年减少了1个,但仍达到22.5个,而种植水稻、玉米,自投工日分别只有4.5个和3.5个。按照县棉花协会的统计方法,本年度农民自投工日的价格达到47.64元,比上年增加5.49元,增幅13.02%。雇请帮工的费用增幅更大,日工价由上年的60-80元增至80-100元,平均增幅达到了28.6%。
棉农反映,即使不考虑人工成本的因素,棉花生产像今年这样的产量、价格和收入,也是10年难得一遇。并不像粮食那样,产量稳定,政府补贴又多(棉花仅有良种补贴一项,每亩15元;玉米有良种补贴10元、生产资料综合补贴51.7元等两项计61.7元;水稻既有良种补贴15元、综合补贴62.04元,还有直接补贴20元,共三项计97.04元)价格还年年有增涨。在听说国家将有可能实施棉花直补政策时,又担心政府给棉农的优惠政策不能完全落到自己的头上,而使植棉收入有减无增。因此,在年度棉花增产增收以后,农民的植棉意愿并未得到增强。从目前调查的情况分析,2014年全县的棉花种植面积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减少。
(射阳棉协陈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