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大宗商品市场三大现象值得关注
生意社1月17日讯 2013年大宗商品走势尘埃落定,此间跌宕起伏,看点多多。在此背景下,由国内领先的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举办的“2013年度大宗商品经济数据报告发布会暨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CDRC)成立仪式”于2014年1月9日在上海成功召开。数百来自大宗商品相关产业、证券、期货等企业与机构的业内人士,共同探讨大宗商品发展预期。
会上,生意宝副总裁、生意社社长朱小军发布了生意社《2013年度大宗商品经济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大宗商品的整体价格水准延续了2012年的走势,呈逐年回落态势,且回落幅度较2012年有所放大。之所以2013年回落幅度放大是因为市场的调整在加速且产业链上游的调整向下传导的骨牌效应。
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认为,虽然2013年整体价格水准延续回落,但是回落过程中,各产品的表现也并非“无边落木萧萧下”,而是存在一些有意思的看点和值得关注的现象。
生意社2013年大宗商品58榜数据显示,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主要有三大看点:首先市场商品跌多涨少,呈二八开(生意社的大宗58榜显示—77.59%下跌,22.41%上涨);其次板块表现差异化--建材、能源板块表现较好,有色、橡胶板块跌幅尤甚;再次商品涨跌分明,幅度较大(8个商品跌幅超过20%,21个商品跌幅超过10%,即近2成商品跌幅超过20%,近4成商品跌幅超过10%;仅有6个品种涨幅超过5%,3个品种涨幅超过10%),全年58种商品均涨跌幅为-7.29%。
对于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认为有三个现象值得关注---首先是“去泡沫化”。最为典型的就是橡胶、有色品种---天胶年跌27.92%,价格收至18000以下;铜年跌8.44%,离跌破50000关口仅一步之遥。此外,钢铁板块的平均跌幅也近10%,甚至连2012年表现相对强势的农副板块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调。大宗商品的价格水准在向08年之前的水准回归,去泡沫化是2013年的市场主旋律之一;
其次是“最后的疯狂”。最为典型的是动力煤,在连续阴跌近两年后,动力煤在四季度上演疯狂反弹,从530元/吨涨至年末631元/吨。抛出合理反弹的因素,动力煤的泡沫再度滋生。原油的表现也出人意料,8%的年涨幅使其居涨幅榜的第五名,近百的价格也明显系高点。此外、PP、LLDPE等亦有疯狂表现。考虑到未来这些品种势必有大幅回调的趋势,因此可称之为“最后的疯狂”;
最后是“结构性井喷”和“结构性崩盘”。“结构性井喷”的典型案例是天然气(年涨幅15.87%)、甲醇(年涨幅23.55%)。天然气、甲醇价格被长期低估,而其产品特性和原料、竞争优势今年被得到了价值发现,因此出现井喷行情实属正常。“结构性崩盘”的案例包括涤纶POY(年跌幅10.83%),盐碱产业链(原盐年跌幅19.30%)。作为低附加值品种,行业景气、过剩产能使得产品竞争力日益减弱,崩盘行情在所难免。
截止日前,生意社建设成了覆盖能源、化工、纺织、有色、钢铁、橡塑、建材、农副等八大领域500多个大宗商品的权威数据库群。这批数据库动态跟踪了8000多家原材料生产企业、20000多家流通企业和12万家下游企业情况,实时跟踪每日现货、期货的国内外价格,定期跟踪这些商品的进出口情况。基于这些数据,生意宝面向产业用户、证券投资者、期货投资者、银行、政府机构等推出了不同的特色服务和产品。
由生意社主办的“2013年度大宗商品经济数据报告发布会(CDA)暨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CDRC)成立仪式”于2014年1月9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活动也是生意社"大宗商品俱乐部"2014系列活动之一。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会议专题:
- 纺织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2015.11.27) (11-27 16:54)
- 纺织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2015.11.26) (11-26 16:59)
- 纺织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2015.11.25) (11-26 07:59)
- 纺织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2015.11.24) (11-25 08:00)
- 纺织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2015.11.23) (11-24 07:55)
- 纺织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2015.11.20) (11-21 08:47)
- 纺织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2015.11.19) (11-20 08:22)
- 纺织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2015.11.18) (11-19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