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收出国内畸高棉价 每吨5000元价差为哪般?
国内外棉价悬殊
生意社1月23日讯 今年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棉花内外价差将逐渐缩小,纺织企业将会从棉花价格的回落中受益。随着国内棉花贸易的日益活跃,棉花期货市场也将被重新“激活”。
继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之后,在国务院新闻办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对此进行了重申。该政策意味着棉花等市场的收储政策将逐步终结,直补政策推行的“靴子”即将落地。市场人士认为,随着棉花市场定价机制的恢复,国内外棉花价差长期维持在3000—5000元/吨的不合理状况将逐渐得到改善,长期困扰国内棉花产业发展的问题将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收储收出国内畸高棉价
2011年,我国政府在棉花市场开始实施临时收储政策。此后,随着收储价格的不断上调,国储棉库存日益庞大,国内外棉市价差逐渐扩大。与此同时,进口棉花、棉纱凭借显著的价格优势大量涌入国内市场,难以获得进口配额、成本高企的国内中小型纺织企业纷纷停机或倒闭,即便是拥有进口棉资源的大型纺织企业也仅是苦苦支撑。另外,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和价格近年来也出现了较大波动。
“棉花收储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国内棉市购销较为活跃,但第二年收储政策的负面效应就显现出来了。”银河期货棉花分析师陈晓燕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现货市场可供流通的棉花尤其是高等级棉严重减少,导致棉价直线上涨,让下游的纺织服装企业苦不堪言。另一方面,郑棉期市流动性也受到制约,日均成交量从数百万手快速降至数万手。
徽商期货分析师王树飞告诉记者,当前三级棉花国内外价差仍在3000—4000元/吨,棉市收抛储政策严重扭曲了棉花价格的形成机制,“不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办事是造成内外棉价悬殊的主因”。
“成本高企使得中国棉纺行业国际竞争力下降,产能加速外移。”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刘上青表示。
“在国内棉价高企而纺织业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出现了棉花加工企业将入储作为最重要销售渠道的"怪相"。”万达期货棉花产业事业部总经理张闻民对记者表示,2013/2014年度储备棉期末库存量估计有1000万—1100万吨,棉花收储库存的越积越大浪费了巨大财力。
在国内储备棉库存剧增的同时,具有价格优势的进口棉花、棉纱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其市场占有率蹿升至约五成。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和2013年我国棉花进口量分别达544万吨和442.6万吨,棉纱进口量也分别达到153万吨和220万吨。
张闻民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份,巴基斯坦10支棉纱大批量供应国内市场的完税价仅为16800元/吨左右,折合国内棉花价格仅为12000—13000元/吨,比同期18000—19000元/吨的国产棉现货价格低了约6000元/吨,国内棉花和棉纱市场受冲击严重。他预计新年度棉纱进口量将在300万吨以上,国产棉花、棉纱的消费量将进一步减少。
松开有形的“手”,激发棉花市场活力
“2014年对棉花市场而言是值得期待的一年。”王树飞对记者表示,今年棉花临储政策取消后,棉花内外价差将逐渐缩小,棉价将更多地由市场供需来调节。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棉花临储政策取消后,纺织企业将会从棉花价格的回落中受益。“但国内纺织企业所承受的压力不会迅速消除,企业订单的转移很多是无法逆转的。”陈晓燕说。
她进一步解释说:“不少原本计划在中国生产的服装,由于国内棉价过高,转向东南亚国家生产,由于这些国家的制造成本更低,订单很难再转回国内。”
张闻民预测,棉花直补政策取代临储政策之后,中国年均棉花生产量将保持在550万—650万吨,国产棉消费量有望恢复到600万—650万吨,与此同时进口棉数量将减少至300万—400万吨;储备棉每年度将抛储400万—600万吨,2016/2017年度以后储备棉库存将下降至400万—500万吨的常态水平。届时进口棉配额的取消将成为可能,棉花将敞开进口,国内外棉花将逐渐实现同价。
“2016/2017年度以后,棉花补贴政策可能会进行新一轮调整,棉花产业将进入全面协调、稳定高效、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张闻民表示,随着棉花价格的回落,国内棉纺织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将明显降低,2—3年内其纺织品服装市场份额有望恢复至较高水平。
“临储政策的取消,不仅利好用棉企业,对期货市场来说也是一大利好。”陈晓燕说,随着国内棉花贸易的日益活跃,棉花期货市场也将被重新“激活”。
中原期货分析师王伟表示,棉花收储政策的取消将会增加棉花现货市场的流通量,期货仓单注册量也有望增加,从而增加期、现货棉价走势的相关性,避免二者价格走势的背离,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将得以增强。
王树飞认为,政府应放权于市场,让市场决定棉花价格。同时,涉棉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不应受到限制,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等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涉棉企业利用期货市场为经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