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追溯国际品牌毒童装“毒素”源头


http://www.texnet.com.cn  2014-01-24 09:19:09  来源:时代周报 收藏

  生意社1月24日讯 阿迪、耐克等12品牌含毒恐损害儿童内分泌系统

  近日,一份童装有毒物残留调查的报告将公众关注的焦点再度拉回童装安全上来。

  国外某环保组织发布的这份名为《童流河污——全球品牌童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的报告显示,童装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与成人服装中普遍残留的情况并无二致。

  据了解,报告调查的品牌包括巴宝莉(Burberry)、阿迪达斯(adidas)、耐克(Nike)、H&M、Primark与优衣库(Uniqlo)等12个国际知名品牌。

  “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应该是面料和印染。”湖北省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肖丹来告诉记者。多位服装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证实了该说法。

  事实上,本次调查报告中检测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等有毒物质,国内目前适用于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并未涉及。

  多品牌有毒物检出值超限

  1月14日,国外某环保组织发布了《童流河污——全球品牌童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的报告。报告结果显示,12个知名品牌童装普遍残留有毒有害物质。

  2013年5月-6月份期间,上述组织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采购了82件儿童与婴幼儿服饰样品,所有的样品均在各品牌的专卖店和品牌授权销售的商店购买。检测的品牌包括巴宝莉(Burberry)、阿迪达斯(adidas)、耐克(Nike)、彪马(Puma)、李宁(Li Ning),迪斯尼(Disney)、AmericaApparel、C&A、GAP、H&M、Primark与优衣库(Uniqlo)。样品产地涉及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墨西哥、菲律宾、泰国、突尼斯、土耳其、越南及美国等12个不同国家。

  调查报告显示,NPE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检出限值为1毫克/千克。上述样品中,有61%的样品检出,12个参与检测的品牌都有至少一件童装样品被检出NPE残留。在共计82件儿童服饰样品中有50件样品被检测出含有NPE,含量范围在1.2毫克/千克到17000毫克/千克。

  其中,NPE残留超过1000毫克/千克的样品有3件,包括迪斯尼的童裙(TX13040)(3900毫克/千克);C&A的童鞋(TX13030)(17000毫克/千克)、与American Apparel的婴儿连体衣(TX13015)(2000毫克/千克)。另外Burberry的T恤(TX13025)也检测出780毫克/千克的NPE残留。

  据了解,NPE是人造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纺织生产当中。当NPE被排放到环境中,就会降解为另一种毒性更强的环境污染物—壬基酚(以下简称:NP)。NP是一种环境激素,具有持久性和生物蓄积性,对水生生物有强烈毒性。它会扰乱动物的内分泌系统,造成雄性动物雌性化以及雌性动物的荷尔蒙分泌失调。

  出具调查报告的环保组织其中国媒体部主任关媛媛告诉记者,关于童装有毒物质残留的调查报告一共有三份。前两份报告调查了浙江湖州织里、福建石狮凤里童装产品有毒物质残留情况以及石狮伍堡印染企业有毒物质排放。《童流河污——全球品牌童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是最新发布的一份。

  报告中呼吁政府和企业应该从源头管理化学物质的整个生命周期,制订完善的政策与法规从源头全面淘汰有毒有害物质。

  而接受采访时,一服装业专家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很多原料短期内很难做到完全禁用,同时替代成本也太高。目前更为可行的是制定相关强制执行标准。”

  面料、印染疑为毒质源头

  “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应该是面料和印染。”湖北省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肖丹来告诉记者。

  长期在广州从事服装业的李肖告诉记者,一般服装的生产环节主要是对面料进行裁剪加工,不太可能出现问题。如果服装检出有毒物质,问题是出在面料和印染上。“广州70%以上的面料都是来自浙江。”

  浙江一印染业人士向记者透露,NPE或NPEO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洗涤剂、纺织、农药、涂料、造纸等行业。这种物质既不是在服装制作中产生、也不是在面料生产中产生,而是在染色助剂这类化学用品生产企业产生。纺织服装的生产过程涉及环节较多,从棉花等原材料到纱线、面料、印染,直到加工至成衣,中间十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污染,由于其间要加入大量的化学助剂。这类染色助剂的替代品早已出现,但一些化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仍然在使用。

  “化学助剂的使用不同厂有不同的标准。阿迪、耐克等大公司有自己的质量控制,我们厂只能做高仿品。”李肖表示。

  事实上,印染企业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根据环保组织在1月7日发布的《童流河污2——石狮伍堡工业集控区印染企业有毒有害物质排放调查报告》显示,福建省石狮市伍堡工业集控区的近海海域有数个黑色污水形成的污染带,覆盖面积约为62500平方米,超过50个奥运标准泳池的总和。

  石狮市伍堡工业集控区内19家印染企业的污水全部由海天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最终废水通过长达2.4公里的深海排污管排入南海。这些印染企业的废水中,检出含有环境激素壬基酚,氯代苯胺和锑等有毒有害物质。

  面对污染问题,大品牌供应商已经开始对公众公开每种化学品的排放信息。迄今已有包括阿迪达斯、耐克、李宁在内的18个知名品牌承诺将于2020年1月份前实现有毒有害物质零排放的目标。

  包括优衣库母公司Fast Retailing,Zara的母公司Inditex, H&M,贝纳通Benetton,华伦天奴Valentino,G-Star,马莎百货M&S,维多利亚的秘密母公司LimitedBrands, C&A,彪马Puma, Coop, Canepa和Esprit已经开始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的网站上公开其供应商的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信息。目前公开的工厂数目已经达到80家。

  国内行业标准缺失

  目前,中国仍没有出台一个要求业界淘汰的、具体的危险化学品名单。国家纺织品服装服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关于报告中提到的多项有毒物质,国家制定的强制性执行标准中并未涉及。相比于欧盟标准,国内仍未将制定一个具体的有毒危险化学品名录。

  “完全依靠企业自律来实现有毒物质的零排放是不太可能的。”上述印染业人士表示。

  据了解,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产品制造国,且每年消耗全球42%的纺织化学品,居世界首位,而本次检测中有35%的样品产自中国(29件),有毒有害物质的检出率高达96.6%。

  绿色和平表示,政府有责任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管理机制。从化学品使用的登记注册,公布并定时更新一份有毒有害物质的黑名单,以预防性原则制定法规限制或禁止有害物质的使用,到污染物排放的信息收集与公开;政府有责任归管化学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才能加速推动有毒有害物质的取代和淘汰。

  中国实施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脚步并不快。事实上直到2009年,环保部才成立化学品管理办公室。近几年来,环保部颁布了《化学品环境风险管控”十二五”规划》,和第一个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法规—《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其配套文件《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即将公布。该目录打破了过去中国只规管易燃易爆等化学品的状况,并将对环境与人类健康有长期危害的化学品纳入政策考虑,例如具有内分泌干扰性的物质。

  但与欧盟REACH法规中的高度关注物质清单(svhc)相比,中国目前仍缺少明确的化学品目录更新机制和最终将淘汰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的目标。

  目前,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现有制度主要包括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但是,在危险化学品的环境管理、释放与转移控制、重点环境风险源管理等方面缺乏规定,对高毒、难降解、高环境危害化学品的限制生产和使用等缺乏措施。

  此外,在针对儿童设立的现行法规中,虽然部分现行法规已基于保护儿童健康,对相关产品制定更严格的标准规范,但仍不完善—例如邻苯二甲酸酯被禁止用于生产玩具和儿童护理产品,却没有被禁止用于生产童装。另外,这些为保护儿童所制定的化学品残留限值并不是技术所能达到的最低值。

  据了解,工信部正尝试单独列出一个与消费者安全相关的标准体系,《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也正在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牵头制定。这被业内认为是中国在迈向化学品系统环境管理、并最终淘汰具有危险化学品的关键一步。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童装  预警提示  行业管理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