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 影响一个支柱产业
生意社2月11日讯 潜江裁缝,全国十大劳务品牌之一。服装产业,也是潜江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据该市经信委统计,潜江拥有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350多家,从业人员2.3万多人。然而,伴随着这两个红火的数字,背着著名的裁缝之乡品牌,潜江的服装产业在近几年却一直面临着一个难以说出口的尴尬——缺工。
春节前后,是潜江的服装业老板们最忧心的时候。年还没到,老板们的心便提起来——年后,工人们有多少会回来呢?年没过完,老板们更是捋起袖子,强打精神,去劳动力市场抢人。“年前,公司车间工人就只有300来人了,比去年上半年少了一半,但非生产性的管理人员却有400多人。”昨日,记者来到亚利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敏说。“现在年还没过完,还有些人没复工,但可以肯定的是缺工在300人左右。”该公司负责招聘的办公室主任曾令雄告诉记者。
在裁缝之乡,裁缝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流失率高,且常常没有征兆,没有规律,这已是当地公开的“秘密”。“与其他服装企业相比,我们公司生产的产品没有淡季、旺季之分,按说人员应该相对稳定,事实却并非如此。最大的问题是车工流失严重,去年下半年流失率就达到15%。”利维高户外运动用品(湖北)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鲁柏生介绍:裁缝在市内流动并不大,主要是流向沿海一带。
连续几天走访下来,记者发现,尽管潜江拥有十余万“潜江裁缝”大军,但无论大企业、中型服装厂还是小作坊,裁缝的来去无踪都是困扰其生存发展的“心腹大患”。“潜江裁缝遍天下,大家互相之间都有联系,反正都是打工,人往高处走,哪里涨钱哪里去,只要报上‘潜江裁缝’,没有不抢着要的哦。”一说起潜江裁缝的名号,东颢制衣人事主管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而在湖北奥瑟夫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焱看来,还有更让人担心的——“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就业渠道越来越广,老一代裁缝万一不做了,新生代的年轻人不愿做,裁缝大军的萎缩已成必然。”
链接
本地企业劣势
一、工资待遇,这仍是根本原因。潜江目前企业底薪在1200元至1500元之间,加班可达2000多元,服装行业达3000元以上。沿海除服装业外,同一行业薪酬普遍高于潜江1000元左右,这还是去年上半年的行情,现在应该更高了。
二、娱乐设施配套跟不上。相比70后,80后、90后农民工更注重生活品质。下班后泡网吧、K歌、逛超市,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不可或缺。本地企业多在远离城区的工业园,交通不便,基本没有消费配套设施。
三、外面的世界才精彩。初入职场,一定要见识外面的世界。这是绝大多数“90后”打工者的心声,作为过来人的“80后”正是走过了这样一段轨迹。这个时期的他们认为,赚多少钱是次要的,见识更重要。
春风行动现场
昨日,江汉平原降下今冬第二场雪,漫天飞舞的雪花挡不住求职者的脚步,也挡不住企业招兵买马的热情。
当天,潜江2014年“春风行动”暨创业带动就业大型推介会在南门河游园广场举办,来自市内150家企业及市外的近30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2000多个。与求职者的气定神闲形成鲜明对比,用工企业使出浑身解数,除制作大型宣传牌外,工作人员恨不得拉着求职者进行推介。还有企业开出两个年薪30万元的职位来吸引眼球,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倒挂可见一斑。
亚利服饰今年再次将工资上调15%;金澳科技除了提高工资,还为求职者“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岗位,让求职者看到发展空间;金天拓家具则除了允诺员工发展平台,还增加了工龄补助,以此吸引员工“常驻”……
求职者的声音
汤良松40岁家具厂工人
和妻子一起在山东省淄博一家家具厂打工四五年了。现在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外地生活水平高、房租贵,回趟家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不一定能存下多少钱。回来上班,妻子可以种田种菜,料理家务,开支小多了,还省去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的麻烦。只是,包括五险在内,收入不能少于3000元。最好有技能培训,有了技术,以后收入会更高些。
冯女士35岁制衣厂工人
一个人在广东打工多年,顾不上孩子。今年孩子该上学了,离孩子近点更放心。外地工资虽比本地高,加班时间也长。如果本地企业能买五险、提供住宿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