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强国是否建成将有“度量衡”
生意社2月20日讯 2月14日,记者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获悉,目前,纺织强国指标体系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包括4项一级指标和18项二级指标的设计和权重研究工作已完成。一级指标包括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二级指标包括纺织行业出口额占全球纺织行业出口总额比重、我国纤维加工量占世界纤维加工量的比重、工业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销售利润率、标志性产业的产业集中度(化纤、纺机)、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费量比重、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规上)、化纤差别率、高端技术装备自给率、研发投入强度(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再利用纺织纤维量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情况。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规划部副主任华珊介绍,纺织强国指标体系建设启动于2013年年初,是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的一部分。建立纺织强国指标体系的过程,是寻找与传统纺织强国差距的过程,更是行业理清思路、探寻实现纺织强国路径的过程,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指标体系还将为行业“十二五”后半期的发展以及制定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据介绍,下一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针对纺织强国指标体系开展调研工作,根据调研情况对现阶段研究成果进行更新,搜集相关数据进行综合测算,进一步确定我国纺织强国指标,并与世界上纺织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横向对比,综合、客观、详细地评价我国纺织产业的现状,有利于全行业统一思想、聚焦强国目标,推进纺织强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从纺织强国指标体系的现有结构看,我国纺织工业在规模发展方面指标情况良好,而在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等方面,行业仍须投入更多努力,加强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纺织工业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