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批境外投资总额萧山位居全国县第一
——去年新批境外投资总额萧山位居全国县(市、区)第一
萧山日报2月26日讯 昨日,中国民营石化龙头企业恒逸石化与文莱政府背景的公司达迈控股正式签署合资协议和股份认购协议。根据协议,恒逸石化的文莱PMB项目获对方3000万文莱元现金注资,合人民币1.5亿元。这不仅标志着,PMB项目又获重大进展,也意味着萧山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不断走向深入。
不仅恒逸石化,近年来,萧山企业大力实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把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作为拓展萧山经济发展空间,实现资源在全球整合配置,促进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仅是刚过去的2013年,萧山报经国家和省商务部门核准的境外投资企业17家,增资4家。中方协议境外投资总额达到20.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近8倍,比前20年总和还多1.4倍,当年新批境外投资总额位居全国县(市、区)第一。到目前,全区累计核准境外投资企业137家,中方协议境外投资总额28.75亿美元。
从中也不难发现,万向的收购,特点十分明显,即使终伴随着自身转型升级以及产业延伸。比如,早期的收购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部件领域,舍勒公司、PS公司、Vista-Pro公司,无一不是汽车配件行业的翘楚。事实上,万向也是从生产制造汽车零部件起家,因此这些收购,均促使万向的零部件产品从低端向高端发展,科技含量逐步提升,同时造就了万向今日“中国第一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地位。
到了后期,尤其是从去年以来,万向收购更倾向于清洁能源汽车领域,如A123系统公司、菲斯科。为何要进军这一领域?据分析,新能源汽车代表了未来汽车发展趋势,也是各个汽车产业企业必争之地。此前万向也早已设立电动汽车公司,专门从事研发工作,而通过海外直接收购,则加速万向在新能源领域步伐,甚至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版“特斯拉”。
这些年,萧山企业有了新的“癖好”——通过境外投资收购,将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或人才收入囊中,增强企业的创新发展技术支撑,抢占国际行业技术高地。
浙江佳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早前,该公司就出资500万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最发达的德国独资设立佳力德国研发中心,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在德国成立跨国研发机构的首创者,通过分享德国的人才技术优势,弥补人力资本在国际流动性差异与国内人才稀缺的不足,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大大加快公司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进度。
进军海外市场打造国际品牌
去年,开元旅业集团成功收购德国酒店原金郁金香饭店,同样在国内外引起重大轰动。据了解,在这场收购中,开元支付了1050万欧元的价格,与诸多跨国收购事件相比,1050万欧元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对于开元,这恰恰是迈入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据集团董事长陈妙林解释,此次在德国收购的酒店也是开元旅业集团首个海外项目。作为新业主,开元将再投入2亿元人民币对该酒店物业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全面改造,将其打造为极具东方文化特色、也是欧洲一流的五星级酒店品牌。
“让中国式酒店服务走向全世界!”对于此次收购动机,陈妙林如此解释,他认为,如此一来,开元就在欧洲树立起一块活生生的“广告牌”,并实现品牌输出,“这是企业发展一个新契机。”
不仅如此,开元还将从此零距离接触西方酒店管理制度,学习并吸收其中先进成分,洋为我用。据了解,即使像金郁金香酒店这般规模,在德国,酒店人员仅在90人左右;而放在国内,却至少需200人,这导致企业人力成本支出巨大,劳动效率较低。“其中产生的差距,值得深思。”陈妙林说,这仅是很小一方面,事实上,外国酒店管理模式也是国内同业发展方向。因此,开元已在未来发展中争得先机。
不仅工业企业,萧山三产服务业企业也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通过境外投资收购,建立国际发展平台,在把自身品牌打入国际市场的同时,及时学习借鉴国际同行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提高品牌国际知名度。
实践篇
“走出去”推动萧企竞争力
当资源实现全球配置,萧山企业“走出去”的步子也日渐加快,越来越多萧企开展境外投资活动,切实解决企业本地发展面临的上游原料缺乏、尖端技术不足、品牌境外知名度不高、营销网络不畅、融资难度加大、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有效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发展。
抢占境外资源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正如我们上述提到的恒逸石化PMB项目,主要是在海外建立原料市场、供应基地,建成后主要产品为PX、苯以及其他汽油、煤油、柴油。其中,核心产品PX和苯都是恒逸国内工厂需要的原料,生产的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则供应文莱本国市场。“随着恒逸主营业务的拓展,大量原料依靠进口,为了保障国内生产原料的供应安全,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对提升恒逸整体竞争力很有帮助。”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建林表示。
该项目是中国民营企业海外最大投资项目。恒逸石化PMB项目正式建成后其年营业额预计可达100亿美元,同时将切实解决恒逸石化原料来源瓶颈,打通石化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巩固其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化纤纺织产业是萧山的支柱产业之一,年产值已然突破千亿元。为实现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该行业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抢占境外丰富优质的木材、石油等资源,打通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掌握资源与高端要素的发展主导权。
同样,以投资控股石化、聚酯、纺丝、加弹为主业的荣盛控股集团,为进一步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提高抵御行业周期风险的能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出资1.1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能源控股公司。
而富丽达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粘胶纤维生产企业,2011年该公司出资2.53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纽西尔特种纤维素有限公司,不仅确保了境内公司生产所需进口高档原料供应,缓解我国棉浆原料供应的紧张局面,而且拥有和控制境外企业全部资产、生产技术和国际营销网络后,实现了国内外资源优化配置,成为跨国“资源收购”的成功范例。
借“外脑”研发汲取全球顶尖技术
近日,在一场竞拍中,万向集团击败李泽楷旗下公司,以1.49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菲斯科。一时间,市场舆论纷纷,全球目光都聚焦这家萧山企业,万向集团控股上公司万向钱潮也因此连续迎来三个涨停板。
业内人士认为,万向凭此完成新能源整车与电池的产业布局,完善上下游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储备,并实现从零部件到电池,再到专用车,最终实现电动乘用车生产的技术能力。
梳理万向集团发展脉络,记者可以清楚地发现,作为萧山标志性企业之一,万向成长为如今享誉世界的名企,伴随其中的,也是一部生动的境外收购史。
1999年,万向美国收购美国QAI公司股权;2000年,收购了美国舍勒公司、BT公司、IPPD公司和麦可公司等;2001年,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UAI公司;2003年,收购美国“百年老店”洛克福特公司33.5%的股权,收购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轴承生产企业GBC公司;2005年,收购美国方向连杆企业PS公司;2007年,收购美国AI公司;2008年,收购美国福特蒙洛工厂;2009年,收购美国维修市场汽车加热器和汽车水箱第一大供应商Vis-ta-Pro公司;2010年;万向美国公司完成对T-D公司的收购;2013年,成功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美国BPI公司。
建立境外营销掌控国际市场话语权
每隔一二周,龚老汉控股集团就会有2吨左右的鲜活甲鱼运出,直接空送到韩国。为了抢占韩国市场,龚老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韩国设立了以甲鱼为主要外销商品的公司,建立营销网络,并注册了“龚”字图形商标。目前,公司目前年出口商品甲鱼已达150吨左右,价值200多万美元。韩国市场“龚老汉”牌甲鱼已占九成份额。
近年来,萧山企业通过设立境外营销公司、参股收购国外销售网络资源等形式,加快建立自主国际营销网络和流通渠道。仅2013年我区又有12家企业被核准在境外设立营销公司。
据相关测算,“走出去”企业平均每年带动萧山商品“销出去”20亿美元,企业国际营销网络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有效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价值,而且及时收集更多的国外消费者需求信息,增进企业对海外市场的了解,为产品开发和定位提供导向作用,增加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经销中的主动权。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杭州科雷机电工业有限公司,是我国生产规模最大、系列最齐全的印前设备制造基地,其印刷机械、制版和环保设备产品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及地区,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建立国际营销服务体系,2013年分别在德国、马来西亚投资50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设立2家境外公司,作为欧洲、亚洲地区的营销服务中心,为更好引领中国印前科技新潮流,打造世界民族品牌,该公司正在大步朝着国际化迈进。
思考篇
做大做强助力萧企提升内涵
在萧山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走出去”境外投资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客观必然。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企业在发展中必然更加注重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张,向外投资寻求大范围、大跨度、大规模的资本增值,最终达到占领市场、引进技术和先进经营理念。
进一步增强境外投资意识
因此,上述人士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唯有在全球范围内抢占资源与市场,才能赢得主动。“当前,萧山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素质性和要素性矛盾十分突出,面对转型升级的动力,要素制约与资源环境的压力,‘走出去’能为企业增添更为持续的发展动力。”
进一步明确境外投资重点
作为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明确境外投资的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和主要领域。譬如,明确境外投资主要领域可以重点放在能源、原材料等战略性的资源和高端核心技术的开发上。
进一步健全外经服务体系
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要求高、难度大、风险多。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为境外投资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当前,首要的是建立境外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加大力度,在金融、保险、外汇、人才、法律、信息服务及培训、人员出境等方面,为企业境外投资提供最大支持,创造更多条件,促进有更多企业‘走出去、走下去’。”萧山区商务局上述人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