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转型升级要实现“三化”
生意社3月17日讯 纺织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特点就是在提升传统纺织产业的同时,进入高新技术的新型材料行业。围绕医疗、卫生材料,液体、固体滤尘材料,水利、土木、建筑材料,交通、运输材料,以及安全、防护材料和结构增强材料等产业方面的需求,生产出满足这些行业需求的新型材料,同时,还要向这些行业的终端产品延伸。
据统计,目前,这些行业的产量只占到我国纤维加工总量的22%,但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里,这一产量所占比重都在40%以上,并且还有继续发展的势头。
为纺织工业发展服务的纺织机械工业,同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特点就是在提升传统纺织机械工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进入高新技术的新兴装备制造业。与传统的装备制造业不同的是,新兴装备制造业就是走向自动化、精密化和绿色化。
自动化包括单机自动化、工艺成线的自动化;而精密化则包括单机和零部件的精密加工,同时,零部件又作为单机的基础而存在;绿色化则包括零部件、单机和工艺生产线的节能、减排以及制造工艺的绿色化。
自动化和绿色化暂且不细说,作为纺织机械专用基础的零部件制造如何尽快实现精密化,确实是迫在眉睫。这些年来,我国每年从境外进口的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都在6亿~7亿美元,2013年进口额多达7.7亿美元。国内生产的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虽然也有出口,但进口价要比出口价高得多。
比如,细纱机配用的摇架、钢领在价格比较高的前提下,一部分仍要靠进口。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国内用户和境外厂商都认可那些国外的名牌产品。
此外,我国每年要花费上千万美元进口纺丝用的喷丝头、喷丝板。我国专业生产喷丝头、喷丝板的企业不少,为什么也要进口?进口的喷丝头、喷丝板除了适用特殊的品种外,制造精度高,而且纺丝孔的制造精密度都是按微米极的标准来衡量。
英国斯奈克公司的纺丝计量泵之所以能畅销中国市场,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产品技术,按用户需求、聚合物的特性、纺丝工艺等条件进行设计,选用不同的材质,精益求精的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制成精细的零件,泵盖、泵板平整度和行星孔以及孔距之间的精度,都是按微米级的标准来控制,有的齿轮还选用陶瓷材质,最后经过总装、调试、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这些纺丝计量泵输送的准确度达到99.97%,使用寿命长达10年。
市场需求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样都正在发生变化,人们的需求与过去也不一样。人体包装从过去的衣不遮体、衣被甚少、求得饱暖,到现在的追求服饰、舒适和装饰,都证明了科技在发展,形势在变化,用户还会选用“十年如一日”的陈旧落后产品吗?
单靠数量的增加,竞相降价倾销的时代不同了。不转型不行,我们必须创新、创新、再创新。细心观察就能发现,现在用户在选购产品时,都把产品品种、质量、技术水平放在了第一位,价格高低已排到次要地位。
目前,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要转型首先得有思想认识上的转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要从思想认识上、工作方法上、制度保障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当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要转型得有手段。如制造精密的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要有精密的制造、检测手段,还要进行工艺技术装备更新、创新;要转型还得有队伍。要有一支稳定的、技术上过得硬的员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