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企业研发热情未减
生意社3月17日讯 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春走基层科技组调研来到了江苏省常州市,与常州市的部分纺机企业进行了交流并到企业车间实地参观。
参加交流的9家纺机企业以生产经编纺机为主,主要产品品种包括整经机,整纬机,单针、双针床经编机,3D成型经编机等。其中,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纺机专件和细纱机,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并购欧瑞康实施技术品牌战略,常州宏大科技集团主要开发数字化、自动化装备。从企业反映的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市场在压缩,企业平均利润在摊薄,今年一季度订单没有明显增加,然而,企业科技研发的热情并未减弱。
谈到科技创新,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屈臻辉说:“我们比较看重企业与高校共同建设创新平台,我们很希望看到国外大型的新技术发布会,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有从事标准化的专家加入我们的研发,比如罗拉机械波的问题如何解决等等。罗拉是我们的传统产品,2012年我们开始做主机,2013年同和的集聚纺运行得还不错。”
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机械板块总裁管烨说:“大量地去听客户的声音,这是欧洲企业的思维逻辑;金昇集团每年招收近200名大学毕业生,表明我们对人才的重视,目前是招收国内人才,今后我们还要招收国际人才。”管烨认为:“现在客户端的创新是很强的,如山东如意的‘如意纺’。作为纺机制造商我们更加不能懈怠。欧瑞康的倍捻机很成功,已经做到全球老大,金昇会将欧洲人的创新精神发挥到最大。”
科技调研组组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评价说:“金昇收购欧洲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建厂,这是两种值得探讨的企业发展之路。”
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代表介绍了他们多年来对各种整经机自动化控制以及各种复合材料的研发成果,为抓住我国航天航空工业发展的机遇,近年来他们还开发了碳纤维多轴向经编机。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2013年企业实现了12亿元的销售额,引进了大型数控设备,共取得了40项专利成果。谈到合作创新,他们希望中纺联能够帮助企业与大专院校建立紧密关系,走技术产业化之路。
常州市武进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及下属3家公司,2013年产值增长50%,拿出1亿多元建了一个新基地。多年来他们坚持对高速高效单针床、双针床甚至三针床经编机的研发,目前还开发了3D全成型经编机,并将机器生产销售与后道产品的设计生产相结合,自己做服装,向下游延伸。
常州中迈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嘉良说:“我们是做经编机的小厂,2012年获得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我们的定位就是差异化竞争,从市场嗅出什么是最需要的,我们就做什么,譬如汽车内饰、床垫等等。目前我们研发生产了一种做运动鞋间隔面料的经编机,订单情况非常好,供不应求。”
常州瑞昇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何志清介绍说,他们是做全自动电脑整纬机的,在10年的打拼中建立了与客户共赢的经营理念,他认为,对于客户而言,有一只新产品就能把他们救活,“市场找对,我们的技术研发到位,合作共赢没有问题”。2012年他们生产了160台整纬机,2013年达到200台,“与‘左口’等欧洲品牌比,我们的性价比要高一些;对客户都有个性化的定制。我们总的感觉就是来不及做!”
国家印染数字化系统技术研发中心、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常州宏大科技集团董事长顾仁在座谈会上说:“我们企业生于创新、长于创新、好于创新。企业做到今天,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创新团队。宏大科技20多年来始终致力于纺织印染装备的自动化、数字化研发,专注于纺机在线检测,提升了纺织加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企业也因此获得高回报。”
调研组成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部主任李金宝在座谈会总结发言中表示,听了常州纺机企业的情况介绍感觉很兴奋,这些企业高度关注产学研合作;高度关注客户需求;各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去研发产品,如常州八纺机碳纤维复合材料多轴向经编机的研发,应该属于原始创新,中迈源的多层经编等等,都是非常好的研发成果。这些好的经验值得行业认真总结和学习。
此外,调研组也归纳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一是关键技术创新企业投入不足,缺乏国家引导;二是纺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偏弱,核心技术少;三是企业创新专注度不够;四是企业专利保护问题得不到切实保障;五是科技成果推广缺乏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自主创新成果在市场获得成功后,不能大规模快速形成生产能力,错失发展良机。如中迈源研发的运动鞋间隔面料和经编机,就是因为专利得不到保护而不能快速扩张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