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芳“割肉”上市公司江苏纺织企业频现“外逃”
“以前是国外给我们限配额,现在是自己限配额。政策初衷本是保护国内棉农利益,但波及了整个产业的利益。”肖景尧坦言,以前“走出去”是打破国际贸易壁垒,现在则是打破国内政策壁垒。
东渡集团是江苏省“走出去”较早的纺织企业,今年1-2月销售额和利润率同比增长均达两位数,订单已排到9月份。董事长徐卫民介绍,2003年企业就将销售中心放到新加坡,财务中心最近跟过去了。调查中,多位企业家坦言转移的意愿很强烈,国内融资成本高达7%-8%,而国外最低不到2%,“对于借高利贷融资的企业,‘走出去’已成必然选择。”
境外办厂难言轻松
“走出去”到底走到哪?柬埔寨、越南、非洲、美国,这些被频繁提及的投资热地,各家企业都有不同考量。记者对华芳、东渡、红豆、无锡一棉、黑牡丹、大生、悦达等江苏省内15家重点纺织服装企业统计发现,半数以上已在柬埔寨设厂。
江苏华瑞集团1999年进入柬埔寨,当初主要为拿配额,现在则作为境外加工厂平衡经营风险。“越南土地私有,我们在越南的投资已高于柬埔寨,最近四年每年都翻一倍。”集团供应链事业部总裁孙家军透露。在柬埔寨设有两个工厂的江苏A B集团正在考察越南,常州黑牡丹计划在东南亚设厂,悦达集团则在津巴布韦建扎花厂。
重点企业闻风而动会否引发“转移潮”?“向低成本区域集聚是企业的本能,整体来看,我国轻工产业已出现向外转移的势头。”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分析,和电子等产业相比,鞋帽、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其对海洋运输要求高,不太可能通过向内地转移降低成本压力,这些产业在全球滨海区域梯度转移,是国际产业调整的成熟路径。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还继续保持着“世界工厂”的优势,短期内低端产能外流不会太快。在东南亚设厂,产业链不配套,工人素质也是一大阻碍。“今年初柬埔寨发生罢工潮,部分中资企业1个月就损失200多万元,加之当地旅游业发展迅速,纺织工人已不太好招。尽管难言轻松,但比在国内‘憋得慌’要好。”联发集团棉纺公司总经理吴琦萍坦言。
企业发展先要自身硬
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仅依靠廉价劳动力形成的比较优势是不能持久的优势,而体制机制创新正在成为新的发展红利。业内人士认为,江苏纺织服装业基础较好,原材料价格倒挂是企业经营困难最大的因素,如果能把棉花价差、配额等问题解决好,企业加大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力度,还是能取得较好的效益。更关键的是,能统筹好全省的产业转型、转移节奏,避免现有产业腾了笼,新“鸟”又没及时培育好,实体经济不稳定。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要起决定性作用,而‘前道计划经济、后道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大生集团董事长沈建宏建议,棉花政策需要国家顶层设计,从种植、收储、销售等环节改革,当务之急是实行“价补分离”,使国内棉价更接近外棉价格。
“企业发展先要自身硬。”无锡长江精密纺织副董事长李光明认为,现在中国与东南亚的成本相差仅3-4倍,大家就喊着转移,再过几年东南亚的成本差填平后,又得寻觅新的“成本洼地”。如果我们的企业只是一只“候鸟”,满足于在迁徙中收获有限的利润,而不走内涵发展之路,掌握产业链高端环节的核心竞争力,今后就真的危险了。
“走出去”值得鼓励,应在渠道建设、营销模式创新、产品设计研发等产业链高端环节有所作为,用足用好国际资源。大生集团正考虑参股或控股澳洲一家企业,搭建国际化平台融入欧美市场;波司登坚持品牌国际化,已在英伦三岛开设80多家连锁门店,去年利润增长12 .7%。
-相关链接
中国企业出境投资失败比例超10%
从2005到2013年,中国企业出境投资的984笔亿美元以上交易中,问题或失败交易达119笔之多,比例超过10%。这是在3月20日国内首个走出去智库(C G G )举办的“中国走出去投资并购论坛”上披露的数据。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境投资的趋势已日益明显。据预测,到2015年前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达150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将超过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金额。
C G G智库专家来自于国际一线实务经验丰富的四大机构———中信证券、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中伦律师事务所和蓝色光标传播集团。
蓝色光标传播集团董事长兼C EO赵文权在论坛上透露,当中国产品走出去的时候,因为被认知为同类国际品牌便宜的替代品,往往只能折价卖;而当中国的资本走出去的时候,因为被认知为风险度很高,往往只能溢价买。
“从一些失败的案例看,中国企业远征海外的一个共性错误:没有透彻掌握国际规则,以国内的经验办国外的事儿。”中伦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张学兵说。事实上,相当多的国际专业人士称,中国企业在涉外交易的谈判中,经常会接受对自身不利的合同条件和条款。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张克也认为,中国企业投资海外过程中常犯的错误包括:目标不明确、盲目自信、不依赖专业机构、忽视前期咨询调查、在人员派遣和控制方面存在误区等。他建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明确目标,充分重视前期准备工作,设定交易底线、注重并购过程管理和后期整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