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摩登”服饰展 拿腔拿调地讲述海派流行时尚
生意社4月23日讯 老上海如同老唱片,腔调一摆,韵味无穷。要说起老上海的时尚,曾经风靡一时的旗袍就不能不谈。4月22日起,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举办“上海摩登——海派服饰时尚展”,让你观衣读史,回味一番老上海的时尚风流。通讯员邱登梅徐小雯
展览起名“上海摩登”,本身就是一种腔调,所谓“摩登”,是当年上海滩男女们对时尚这个外来词的音译解读。该展览以“摩登”为题,既是由于“摩登”一词是百余年来海派服饰时尚的精髓写照,也是强调本次展陈以民国时期为重点。展览共分为六个主题:“时尚隧道”是展览的引子,用图像闪回构建海派时尚与社会的历史穿越;“皇朝背影”作为主要展示晚清时期海派服饰的概貌;“文明新风”着眼于民国建立后的数十年间在追欧揖美的激情下海派服饰的新景象,着重展现中式服装的变化以及“文明新装”的特色;“摩登图影”主要汇聚当时描述摩登的文字、照片、图像、电影片段和一部短片,也算是关于民国“摩登”的题解;“花样年华”集中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旗袍,既有时人所作上海旗袍流行年谱的图片,又有旗袍的实物展陈,力求真实呈现上海旗袍构建的花样年华;“风尚流转”概括性体现出1949年之后上海服饰时尚的流变,并指向海派时尚的未来。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东华大学卞向阳教授告诉记者,“时尚是一个活化的生态社会系统,纺织服饰专业博物馆作为不可替代的环节,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是单纯的收藏、分析、展览,也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和宣扬历史与文明,更加重要的是要体现上海、中国乃至世界对于时尚的哲学思维,树立时尚的艺术与设计准则、技术和商业典范,建构社会和群体的审美范本。”而本次展览上集中展示的旗袍恰恰就契合了这样一段生态流转。对摩登外表的追求,使得服饰时尚成为当年上海社会进化的动力之一。也就是在当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1927年以后,旗袍成为上海女子的主要服饰品类和摩登潮流的主体,并引导当时中国的女装潮流。1930年至1937年则是上海旗袍的鼎盛期。从最早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倒大袖的结合,到只穿旗袍,底下不再穿长裤的新派裙装。旗袍,已经不再是晚清“旗人”的传统服饰,它的外表是新式的、西化的,更是一种中西合璧的产物,适用性也更广,所以穿的人越来越多。展览中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旗袍看起来有曲线,实则腰部相对宽松。由于衣服结构的特殊,所以女孩子能穿,太太也能穿,甚至老年人也能穿。当时的旗袍,已经是改良式的旗袍,一点也不比巴黎的高级女装的做工差,如果家里比较贫寒一点,那就到弄堂的成衣铺,小摊头做旗袍。再穷一点也没关系,买布回家自己做。制作的品质不一样,面料不一样,也能适合各种各样的人群。
卞向阳教授在展览会上表示,在中国近代以来的衣着时尚中,海派服饰最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此次展览旨在展示在上海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海派时尚的历史变迁,让大众了解和记忆我们的着装是怎么演变成现在的模样,也为未来中国及上海服饰时尚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参照的线索。据悉,该展览是2014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暨“环东华国际时尚周”的重要活动之一,展览将一直持续到6月18日,并免费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