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石狮纺织服装企业自发组建联盟
——召唤“小伙伴”,一起拿订单
东南网5月6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通讯员 李玲玲) 去年12月成立以来,泉州纺织业中小企业产业联盟已吸引晋江、石狮近百家企业加盟,这些企业遍及上下游产业链,总产值超100亿元,总员工近4万人。“联盟堪比一个庞大的产业集团公司,目前已接到1亿多元订单。”5日,蔡著龙告诉记者。
蔡著龙,福建著龙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去年11月,在与同行的交流中,他萌生了搭建产业联盟的念头。
“这两年,国际采购商的下单模式出现变化,动辄上百万件的大单很少,取而代之的是‘款多量少’的采购,而中小企业恰恰存在客户资源有限、产品单一的问题。”蔡著龙说,“如果大家组成‘虚拟集团’,一起拿订单,竞争力岂不是增强不少?”
此后一个月,蔡著龙开始走访企业,探索中小企业在产能对接、产品错位、品牌合作、营销定价、原料采购等领域建立联盟机制。成衣、纺织、印染、袜业、泳衣等细分领域的不少企业,纷纷表达加入联盟的意愿。
联盟成立后,企业在与客户商讨订单时,有联盟做靠山,与以前单枪匹马闯市场相比,实力增强不少,对客户也更有吸引力,而接到订单后,联盟内企业共同生产,进行分成。
著龙服装是一家以内衣裤为主打产品的企业。波兰有一个向3000多家超市供货的大客商,原本只向著龙服装采购内衣裤产品。联盟成立以后,该客商还将采购订单扩大至泳装、夹克、棉衣、沙滩裤和鞋类。“我们不生产这些商品,但可交由联盟伙伴生产。”蔡著龙说。
近期,红日袜业顺利牵手“南极人”这一大客户。除了袜子,双方未来合作产品还涵盖家居服、泳装、毛巾、背心等。“如果只做袜子代工,这个客户很难拿下来。”红日袜业总经理计红日说,“以联盟的名义,我们终于谈下客户,并在联盟内实现了客户资源的最大利用。”
在加入联盟的不少纺织业人士看来,中小企业在资金、政策、金融等方面均没有优势,如今通过建立联盟,这种局面正在改变。譬如,联盟最近在洽谈“熊出没”品牌授权,第一年就要600万元授权费,而仅靠一家小企业吃下来很困难。
此外,联盟企业还在探讨使用同一品牌开拓电商渠道,未来还将在工业设计、银行融资、科研团队、专家资源等方面展开合作。
“在当前的国际市场环境下,联盟的出现恰逢其时,它或许能成国内纺织服装中小企业面对困境的一条出路。”泉州纺织服装商会秘书长施正直说,商会将在纺织服装行业内进一步推广中小企业联盟模式,该模式也有望被写入泉州产业发展大纲。
采访手记>>>
互联网思维下的产业模式创新
有业内人士认为,晋江石狮纺织服装中小企业成立的产业联盟,就是“阿里巴巴实体版”。包括蔡著龙在内的纺织业经营者也坦言,组建联盟,“借鉴了互联网思维”。正是基于互联网思维,这群70后、80后实业者才能实现抱团闯天下。
互联网思维,是指在当前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认为,现代企业家必须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一样去想问题”。
互联网商业模式必然是建立在平等、开放基础上,互联网思维也必然体现平等、开放的特征,泉州纺织业中小企业产业联盟就体现出这种特征。如联盟不向加盟企业收取任何费用,只要联盟对企业有利、企业又能为联盟作出贡献就可申请加入。
联盟的运作形式也很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如为了随时随地沟通交流,联盟开通了微信群,并吸纳政府、银行、媒体等人员参与。据称,这个微信群活跃度非常高,联盟发展的不少好的想法就是在聊天中迸发出来的。
近几年来,很多行业在提抱团发展,但在实际落实细化上多有欠缺。泉州纺织业中小企业产业联盟在抱团发展模式上的创新,以产生实效为最终目的,它只是一种草根实验,也许并非十全十美,但确实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实业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