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为植棉面积锐减 400型企业寻找出路
生意社06月05日讯
近年来,随着粮棉比价的逐步拉大、农村劳动力减少、土地流转的大势所趋,尤其是今年国家取消连续三年的收储政策,并在新疆先行试点目标价格,内地棉花失去政策的保护,将走向市场化,给内地棉农和棉企带来较大压力。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安徽无为监测站最近一次棉花植棉面积调查显示,安徽无为县植棉面积为23万亩左右,与高峰时期的65万亩相比下降了2/3。
棉农无奈变粮农,400型企业也倍感受伤。据了解,目前当地400型企业中,已有2家正在着手把原来的工业用地改为商业用地,从此远离棉花;另有一家400型企业已批准为沥青浇灌厂,为公路上铺设的沥青原料和公路部门合建,股份各占一半,以此来求生存发展;还有一家企业考虑建一个稻谷烘炕厂,把水稻收进来,经过烘炕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分标准后交给国家粮食仓库,优点是原有的仓库和机房能够有效利用,风险可控,缺点是资金投放量大,用工量多,经评估是个可选的办法;还有个别企业计划对外出租,供别人堆放化肥和钢材。
据了解,无为县植棉面积从1965年的2-3万亩发展到2011年65万亩,纺织企业5家发展到2010年棉花加工企业114家,其中400型企业13家,200型企业因不能交储,近3年基本淘汰出局。400型企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走过了风风雨雨的10年,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部分企业被评为省龙头企业,有的正在上报国家级龙头企业。而随着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棉企将无法再依靠棉花发展和生存,迫使棉企只能面对现实,改变思路。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