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棉企低估棉市 新疆虽美非故乡
目前,黄河流域棉苗进入快速生长期,棉农加强田间管理,保障收成。棉企也陆续准备新年度的收购、加工工作,但多数棉企均不同程度低估后市。
6月18日,山东滨州某棉企负责人张经理说:“感觉新年度棉市云雾迷茫,难辨方向。虽然大家信心都不足,但心理压力也很大。”据了解,棉企的担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目标价格细则迟迟不出台。市场普遍认为目标价格细则将会是新年度市场的风向标,既引导新疆棉花价格,又间接影响内地棉花行情,所以有意继续经营的棉企都希望目标价格细则早日公布,让企业有充裕的准备时间;第二,将有多少200型企业参与新年度收购仍是一个谜。临时收储完美闭关,相当于摘掉了束缚200型企业发展的“紧箍咒”。200型企业会不会卷土重来是目前400型企业较为担心的问题;第三,储备棉出库销售是否会继续。新棉上市之后,储备棉出库销售如果继续,将以什么价格投放?这些目前都没有明确说法,多数棉企认为这是新年度市场最不确定的因素。
2014年的棉市雾里看花,很多“吃不住劲”的企业开始心生疑惑,认为棉花行业将会“没落”。一位市场人士更是为今年市场总结了三大“难作为”:一是实播面积大降,棉花资源太少,内地收购难有作为。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2014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6324.1万亩,同比减少901.5万亩,减幅为12.5%,其中黄河流域降幅达24.4%,企业对新年度棉花产量很是担忧。二是轧花厂数量太多,“僧多粥少”企业难有作为。黄河流域到底有多少轧花厂仍是一笔“糊涂账”,但从2013年的收购情况来看,多数轧花厂仅加工1000-2000吨棉花,为实际产能的30%左右,所以市场预计内地轧花厂的实际产能至少是棉花产量的2.5倍。三是储备棉数量太大,棉企难有作为。储备棉数量巨大,“政策市”或还将延续,储备棉出库销售会打乱企业对市场的判断。
棉市如此疲弱,不确定因素如此之多,那么棉企该何去何从?中国棉花网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踌躇徘徊的棉企占大多数。河北石家庄某企业负责人说,今年意欲去新疆的企业实际远没有想象的多。“新疆虽美,终非故乡。”很多人说,黄河流域的棉花加工企业说到底还是规模不大、现代化管理程度不高,更没什么特殊的技术含量。大多数人的想法是“守家在地”,挣个安稳钱,所以面对新疆“诱惑”表示很纠结,但是不去新疆,多数企业感觉在内地出路不大。河北河间某企业负责人刘老板说,由于目标价格只在新疆试点,内地暂不涉及,若持续如此,估计2-3年内,内地棉花就可能“绝迹”。对于棉企来说,没有了棉花,企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