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走低岳阳棉农犯迷糊:不种棉花种点啥?
6月21日,在华容县团洲乡团洲村,村支书苏世明告诉记者:“棉花价格上不去,今年全村3000多亩棉田已有1500亩流转给了外地或者本地有经济实力,懂技术的人改种西瓜、玉米等作物。”在团洲乡的多个村,不少农民放弃了种植棉花,而是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今年华容县棉花总面积45万亩,比去年减少5万亩,减幅10%。”华容县农业局经作股缪立群股长说,“棉花种植越来越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种棉花的效益不如种粮食。今年大约有5万亩棉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棉花减产,利润微薄是主因
据了解,2013年,华容县棉花实际种植面积为50万亩,因受干旱天气的影响,平均籽棉产量为每亩235公斤,同比2012年减少40公斤,全县棉花总产量约减少15%。昔日产棉大县连年减产,已失去了它往日的风光。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棉农种植积极性下降,棉花种植面积减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取消临时收储后种棉效益无保障。2014年国家对棉花调控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即“取消棉花临时收储,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其他棉花暂不收储,也不补贴。这就意味着棉花将全面走向市场。放开后,棉农心中无底,担心“卖棉难”,害怕种棉花。
其次,种植棉花的效益低。去年因前期旱灾和后期连阴雨导致华容棉花减产减收,棉花品质同比下降1~2个等级,因达不到国家收储标准,收价跌破每公斤6元。团洲乡农技站长陈爱福告诉记者,种一亩棉花需要八个月时间,生产周期长,投入大、对人力需求大。去年种植一亩棉花总成本将近2200元,但每亩的毛收入不超过2500元,且人工、农资化肥年年涨。“去年,受旱灾和病虫害影响,团洲乡棉农保本都不容易,不少还亏了钱。而粮食年年涨价,唯独棉花不涨,种棉不如种粮。”
另外,劳动力老龄化也成棉花种植的制约因素。华容县棉农基本上都是老年人与妇女,种棉花费时费工,迫使他们逐步放弃种棉花的习惯,种一些效益好、时间短、费工少、收益快的农作物。劳动力的老龄化也导致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难以实施,生产管理水平也难以提升,直接影响了棉花种植的效益。
据了解,2011年以来,受市场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棉花产量供大于求,导致棉花价格偏低,库存水平较高,农民种棉收益降低。棉花价格自2010年底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已经连续3年下跌,棉花价格从2010年的3.4万元/吨以上下降至目前不到2万元/吨。陈爱福说,“每斤籽棉的价格如果低于4元,种棉花就没什么赚头了,如果能卖到5元,种棉花还有点搞头。”
作为“中国棉纺织名城”,华容县棉花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5万亩以上,年产皮棉5万吨,发展棉纺织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该县种棉面积一年比一年减少,一时间棉田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棉农困惑,不种棉花种什么
在团洲村,一些村民正在采摘西瓜并过磅装车,运到市区和周边县市销售。“多亏了市农业局副局长左仕庚,帮我们的西瓜治好了病,不然损失就大了!”苏世明看着又大又甜的西瓜,忘不了前不久的“贵人相助”。
原来,团洲村今年有800亩棉田首次改种西瓜和葡萄,因天气原因得了枯萎病。棉农种瓜是外行,浙江来的师傅也不熟悉棉田土壤情况,只好求助农技站,农技站长陈爱福也不能确定病情。苏世明与陈爱福商量,要不找植保专家左仕庚试试,疑难问题找他拿得准。接到电话后,左仕庚当天下午就赶到现场,查出病情,根据棉田土壤机构,分类开出处方,为瓜田施药除害。三天后病害消除,挽回了损失。
洞庭湖区种棉历史悠久,棉花大部分集中在旱地和荒滩上,这些旱地已成为高产稳产棉花基地,农民祖祖辈辈以种棉为生,临时改种其他作物,既无经验,也无技术,担心种不好,卖不出去。由于多年种植棉花,棉田的土壤结构不适合立即改种水稻,而且在短时间内当地既无财力投入改造成水田,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结构调整又无理想替代作物。种,还是不种,改种什么作物,农民难以选择。
面对新情况,华容县农口部门及早主动介入,派出工作组深入村组农户,从相对稳定骨干棉田、调整结构要因地制宜等方面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据华容县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棉花生产新困境,该县积极摸索棉田耕制改革新途径,大力推广棉花四项轻简化栽培技术,今年棉花总面积虽比去年减少了5万亩,但稳定了骨干棉区面积。
棉花四项轻简化栽培技术,即推广棉花油后直播,节省育苗和苗床管理用工,每亩大田生产用工减少2个左右;推广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基肥集中一次性深施,变全年5次施肥为1次性施肥,不但节约用工,并且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棉花产量,全县预计推广面积5万亩左右;推广棉田合理间套作,实现棉田增效。今年,推广棉花间作豇豆4.5万亩、西瓜和旱粮1.5万亩,计划推广棉花芥菜套作8万亩;推广统防统治或农药统配。去年,团洲乡5.5万亩棉花按每亩60元的标准实行农药统配,农户听通知统一时间集中用药,节约了成本,收到良好防治效果。今年,全县棉花统防治面积在12万亩以上,农药统配面积在5万亩左右。
棉企艰难,收购加工不乐观
缪立群告诉记者,国内棉价与国际价格长期倒挂,价差达每吨5000元,并且由于库存过高,2014年棉价走高几无可能。
近年由于棉纺工业不景气,棉花供大于求的状况暂未得到根本改观,再加上国际棉价远低于国内棉花价格,按吨价16000元/计算,籽棉收购价将降至3.2元/斤甚至更低。因此今年新棉价格将更加难以预测。农民担心今年棉花无人收购,价格更低,出现“卖棉难”。
棉农无奈,棉花收购加工企业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华容县供销合作联社去年在调研中发现,加工利润空间太小,所有纺织加工企业收购的劲头都不足。去年棉花收购高峰期,华容棉花收购工作都不很活跃,主要是400型加工厂(有400吨棉花打包机设备)在主导收购,其他小皮辊轧花厂和200型轧花厂则因不能交储愁皮棉销路,加之棉花价格“过山车”而大伤元气,所以绝大多数没有开机生产。而在棉花收购市场具有主渠道地位的400型加工企业,按每斤籽棉4.2~4.3元收购加工交储无利可图
有业内人士分析:2014年,内地棉花企业将面临两大压力:一是籽棉更加难收,部分企业可能会“揭不开锅”;二是新疆棉享受“直补”,成本下降,对内地棉的冲击将加大。预计会有50%棉企退出市场。“仅靠加工棉花活不下去。”华容县某400型企业负责人说,加工厂必须进行整合,降低产能、延伸产业链。随着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将无法再依靠棉花发展和生存,迫使棉企只能面对现实,改变思路。
如何创新机制,稳定棉花产业,华容县供销合作联社提出建议:首先,抓种植源头。扶持和加大棉花专业合作社建设,以棉花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新型技术;加大棉花种植补贴;改造棉田基础设施,通过提高棉花种植产业化水平来提高棉花品质。其次,抓收购加工。依法依规逐步淘汰和取缔“两小一土”等非法收购加工主体。加快200型棉花加工生产线退出市场,为国家主推的、规划内的400型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创造基础条件。政府引导银信部门,对400型棉花加工企业予以特殊扶持。最大限度地及时满足企业收购资金需要,帮助400型企业尽快确定收购主渠道地位。
作为“中国棉纺织名城”和全省纺织产业基地县,华容的棉花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极为重要,当前棉花生产困局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6月17日,农业部专门派出调研组深入华容产棉区,重点围绕棉花购销形势、收储政策改变、实施种棉直接补贴等问题,广泛听取县政府、企业、棉农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