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港海丝再起航 推动鞋服纺织对外贸易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发祥地,福建的福州、泉州和漳州等地在不同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如今,随着中央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福建又迎来了进一步打开大门、加强合作的机遇。
这里是泉州港的石湖作业区,1万多吨从印度进口的荒料石,正在卸货,它们将被发往南安,经过切割、抛光,化身为五彩缤纷的建材。港口负责人介绍,这个作业区每年荒料石吞吐量超过200万吨,是东南亚最大的荒料石集散地。
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李玉柱:据估算,现在港口储存的5万多件荒料石,价值20多亿人民币,经过精加工后,价值还要翻番。
石湖作业区,依托的是南安每年超过300亿元产值的石材产业。而整个泉州港,到2013年底,已建成投产码头泊位86个,年设计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形成了分工比较明确的码头群体,分别对应泉州石化、纺织服装、鞋业等多个产业集群,推动着泉州的对外贸易。去年,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总额超过130亿美元,中东、东盟分别成为泉州第一和第四大贸(大贸专卖店)易伙伴。在匹克公司,工人们正在制作一批发往中东的运动鞋,公司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他们出口东盟、中东地区的比重逐渐加大,去年已经超过了1/3。
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志华:“泉州有这个历史,最早和中东、阿拉伯这些国家有来往,我们也是借助海丝把我们的国际化走得更好。”
不仅是产品走出去,泉州,还吸引了海丝沿线国家前来投资,中东、东盟地区累计来泉州设立企(立企专卖店)业接近1400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泉州正在实施古港复兴计划,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拓展港口辐射圈。
泉州港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刘健民说:“泉州的经济腹地比较发达,泉州港在未来几年来将加大港口建设,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围绕海上丝绸之路,泉州的发展计划,还不止是港口建设。上月,首届中阿城市论坛在泉州举行,19个阿拉伯国家联盟城市的代表、驻华使节和专家参会,泉州推出了一大批招商项目,并和其中两所城市签署友好意向书,开展交流合作。获评“东亚文化之都”后,泉州启动了古城复兴计划,并试图打造一批“海丝”旅游示范基地。目前,泉州48个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设施、产业合作、文化建设等项目已经征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