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装越贵越好卖 只是一时之景
“天价”的除了内衣,还有婴童装。这是记者浏览完婴童装柜台和专卖店后最直观的感受。不过,标高价却成了目前婴童装销售的法宝,不仅贵而且还不能打折,这让坚信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消费者们认为这些婴童装贵得有理,甚至出现了越贵越好卖的情况。
不过,这种追捧高价童装的消费习惯只是目前多个家长一个孩子的适应期现象,当度过了这一阶段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最贵的婴童装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并充分了解婴童装选购的科学标准,逐渐趋于理性消费,这才是婴童装市场最健康长久的状态。所以越贵越好卖的现象持续不了多久,婴童装企业还是应该适时将自己的标价稳定下来,让使用过的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才能让婴童装品牌能够在流行买贵时水涨船高,趋于理性后水落船稳。
坚决不降
让人认为贵得有理
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可是最好的并不是大部分人能够消费得起的。不过,年轻家长们面对自己也搞不清好在哪里的婴童装,还是会默认为贵的就是好的,所以才出现了婴童装越贵越好卖的现象。
不少年轻家长表示,其实他们没想买太贵的产品,但是在选购的时候会认为贵的婴童装品质更有保障,然后就会尽可能地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买最好的,结果一月下来才发现孩子的小衣服花了那么多钱,但很快就不能穿了。而有带孩子经验的姥姥爷爷辈的家长也比较喜欢给孩子买贵一点的产品,却是因为四个老人围着一个新生儿,都想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所以反而可能会出现家庭内部攀比的情况,导致他们暂时忽略了以前带孩子的经验,产生少量的不理性消费。
另外,商家也吃准了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坚持标价较高并且很少打折,营造出一种要价理直气壮的假象。
“当消费者购买较贵的正价商品习惯后,反而不信任那些定期推出折扣活动的婴童装品牌。认为那些搞促销活动的婴童装品牌是因为卖不动、甚至质量不好才会选择降价折扣处理,降价正好就说明这个品牌之前的价格卖贵了,只值折扣后的价格,所以质量也没办法和那些不打折的高价产品比。”巴拉巴拉专卖店的负责人王景之告诉记者。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会出现折扣婴童装少人问津,而高价婴童装却销售火热的现象。
日趋理性
消费者买对不买贵
目前这种仅仅靠价格衡量产品质量的消费心理只是一种适应期现象,那么当家庭适应了多个老人一个孩子的情况后,消费就会逐渐趋于理性。比如,老人会指导孩子的父母,婴儿时期的服装,再精致再好也得是棉的,不然不利于宝宝生长,最好是不染色的,这样才健康。这两条标准一确立,年轻父母就对婴儿服的选购标准有了一定的认知,不会再盲目购买那些设计精美、做工繁复,价格昂贵但却并不适合婴儿穿的衣服了。
买对不买贵正在成为年轻家长们掌握婴童装科学选购标准后的消费准则,在这种理性消费的趋势下,那些坚持不打折的婴童装品牌还有几个能够说自己的产品就是值这么多钱的呢?又有多少家长愿意购买这些近似“天价”的婴童装呢?“所以,当理性消费阶段来临,婴童装企业不仅需要标出合理的商品价格,还需要让消费者看到自己的产品标价的理由。”营销学学者唐飞说。
重性价比
潮起潮落保赢利
婴童装市场时而价格虚高,时而被进入理性消费阶段的消费者打击得降价,不少企业掌握不好市场价格变动的节奏,无法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其实说到底,只有坚持给消费者和市场一个合理的性价比,婴童装企业才能在价格虚高的适应期和出现部分价格回落的理性消费阶段保持赢利。
婴童装企业根据市场行情改动自己的产品价格,最终的结果就是失去自己的忠实顾客。唐飞认为:“在企业进入市场时,都会有自己的目标群体和产品标价范围,如果这个范围发生较大幅度变动,则会让目标受众发生不稳定,就像一个筛子一样,如果静止不动,那能够涵盖住的消费者是最多的,如果不断地抖动筛子,最后剩下的只会越来越少,也就是去了企业前期制定目标受众和目标价格范围的意义。”
所以,在婴童装企业明确目标受众和市场定位后,确立一个比较合理的性价比并且坚持下去,才是打造口碑、保持赢利的最好方法。
“婴童装目前出现越贵越好卖的现象,也意味着还有大量的市场空间可以开发,正是由于消费者的需求和愿意花费在婴童装上的资金高于现有婴童装资源能够提供的消费水平,所以才会出现消费者偏好买贵的现象。”唐飞说。
不过唐飞认为,这种买贵现象只会持续一个阶段,因为不论是“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还是婴童装市场的自然发展,都会促进消费者的理性消费,也吸引更多的资源进入婴童装市场,形成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婴童装企业为了实现商品的应有价值,反而会主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的市场环境。最终促进婴童装消费的理性化,从而让婴童装市场回归“常态”,也让婴童装企业得以合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