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延伸棉花产业链纪实:棉纺业的逆袭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疆目前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调出量连续20年全国第一。
棉花是新疆的名片、是新疆的支柱产业。然而,新疆人从棉花产业中收益多少呢?
众所周知,一条完整棉花产业链是:种植—籽棉—皮棉—纺纱—织布—印染—服装。每个环节按不同的标准派生出不同的产品。新疆下大力气延伸棉花产业链,为了解新疆棉纺产业现状,记者踏上了寻访南北疆三大棉纺基地之路。
图:新疆精河县力达纺织有限公司女工正在紧张工作。图:华芳石河子纺织有限公司的员工在对产品进行包装。
石河子棉纺业:逆势扩张突破棉纺产业规模瓶颈
“2015年,新疆石河子开发区力争拥有环锭纺250万锭,气流纺2.8万头,织机8000台,形成年产中高档纱线14万吨、毛巾6万吨、服装面料1亿米、家用纺织品1.2亿米、针织服装3000万套的生产能力。”石河子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明建说。
近两年,受国际经济环境、国内棉花价格变动较大等因素影响,全国棉纺织行业整体上并不景气。落户新疆石河子的各大棉纺织企业虽然受到一定影响,但对未来发展的良性预期让这些企业并未放缓前进脚步。
石河子市是新疆重要的优质棉花产区,年产皮棉35万吨左右,占新疆的10%左右,占全国的5%左右,资源优势突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石河子棉纺织产业发展基础日益成熟。早在2010年9月,石河子市就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列为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并被授予“中国棉纺织名城”称号。
唐成棉业是一家拥有15万锭环锭纺的棉纺织企业,虽然原料棉花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但通过技术改造和提高附加值,该企业产品利润仍有保障。从2013年起,唐成棉业就着手投资20亿元,新增30万锭环锭纺、1000台织机,改变单纯纺纱的产业结构。另外,天盛实业有限公司、弘生家纺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家纺面料、服装面料甚至服装生产等方面也有进展或计划,使石河子棉纺织工业向产业链下游的延伸愈加深远。
目前,石河子市共有17家棉纺企业,其中11家集中在石河子开发区,产能和产值均占据石河子市的80%以上。
郑明建说:“目前,石河子开发区拥有环锭155万锭,比2008年增长了1.3倍;气流纺2.1万头,比2008年增长了2.43倍;宽幅无梭提花织机从无到有,达到148台,也填补了新疆宽幅无梭提花织机的空白。石河子棉纺基地已成为新疆棉纺织行业规模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好、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
郑明建介绍,除了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石河子棉纺织工业的产业链也日趋完善。虽然纺纱仍是主要环节,但纤维染色、筒子纱染色、织布、坯布印染及后整理等下游延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部分企业实现了上下游产业链协调发展的格局。
新疆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新疆纺织工业行办副主任滕浩智称赞石河子从棉花到家纺服装产业链是新疆棉花等资源优势转换最具代表性的区域。
新疆库尔勒经济开发区棉纺业:上游企业带动下游企业聚集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是2013年落地,2013年投产的企业。2014年头4个月,该企业生产多种纱线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约1.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家企业可把棉籽、木浆等原材料制成化纤,延长了新疆纺织行业产业链。
新疆巴州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生产总工吕波说,吸引他们落地新疆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除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外,还因为新疆富丽达的产品能就地供应给该企业,可为金富特种纱业公司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应该说,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是“以商招商”落地的企业。
目前,新疆巴州金富已投产的50台气流纺纱机,每年消耗粘胶短纤维15万吨,是新疆富丽达目前产能的一半,随着后期项目的陆续投产,巴州金富还将利用新疆富丽达其他产品完成更大收益。两家企业同步成长,其产品的加工、升级同步完成。因此,巴州金富计划分两期投资30亿元,建成国内最大的气流纺纱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生产各类特种纱线15万吨,解决就业3000人。
不难看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纺织上游企业带动下游企业聚集的趋势在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已逐步显现。
中国棉纺协会会长朱北娜说,在新疆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纺织服装城,是加快解决新疆南疆地区劳动就业的主要途径与重大措施,可解决数十万人就业,为新疆纺织工业的大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契机。
据了解,2014年新疆库尔勒纺织城重点推进金富特种纱业130万锭纺织项目全面达产,落实已签约的福建新华源、杭州达佳、佳艺等8家企业400万锭纺纱项目开工建设。为2015年实现500万锭纺织规模、2020年1000万锭目标打下基础。
2014年,新疆库尔勒纺织城招商成绩斐然。新疆巴州十方通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和易特路(香港)有限公司分别与尉犁县签订投资协议,打造首期1400万件成衣服装项目。新和巴州十方通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的800万件服装成衣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引进全自动电脑编织机300台、缝盘机100台、平车80台,厂房规划面积2.5万平方米。易特路(香港)有限公司年产600万—1000万件的针织服装制衣项目,计划一期投资1亿元,80台缝盘机、50台平车,厂房建设面积1.5万平方米,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年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
新和库尔勒经济开发区主任郝建民介绍,目前,纺织服装城已形成年产32万吨差别化粘胶纤维、纱锭160万锭的规模,并先后带动国内环锭纺龙头企业的福建新华源、杭州春辉、达佳、佳艺等实力企业签约。
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成功实现8000余人就业
6月21日,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截至2013年底,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9.46亿元,入驻纺织企业23家,已建成投产80万锭纺织规模,在建20万锭纺织规模,实现就业8000余人。已成为促进新疆阿克苏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难题的“主力军”。
据悉,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于2010年开建,2012年5月被确定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并成为全国9家试点园区中的西部唯一试点园区。
记者在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华孚色纺(002042,股吧)有限公司看到,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纺织工人们正忙着装纱、运锭、开棉、染色、包装等,现场一片火热。
公司生产部经理陈雯介绍,由于纺织工业城的品牌效应,前来公司预定色纺产品的客商很多,目前供不应求。
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在运行上充分利用对口援疆机制,把推进援疆省市产业转移与发展受援地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结合起来,积极吸引内地纺织产业向阿克苏转移,并依托援疆省市的资金、资源优势,形成产业链条,提升当地企业总体实力。
除此之外,随着入园企业的不断增多,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再就业,企业工人大多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此外,还有新疆和田、喀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的农民。
据了解,目前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入驻的各类企业(包括商贸物流企业)工商注册已达15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40家,园区产业工人近1万人,已成为地区吸纳就业、培育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
据新疆阿克苏地区有关部门预测,到2015年,阿克苏纺织城棉纺能力将达到300万锭,气流纺1万头,无梭织机6000台,年加工机织布3.14亿米,针织能力7.8万吨,棉浆粕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解决就业6.8万人,真正成为新疆乃至全国纺织企业龙头地区。
19省市援疆:为新疆棉纺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采访完南北疆三大棉纺基地,记者开始梳理棉花产业链。总体来说,新疆棉花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的各个环节都有企业涉及,但主要集中在棉花产业的上游:棉花种植和初级加工领域,中下游规模大都较小。
这就是新疆棉花产业的现状。朱北娜说,按照纺织行业的发展特征,新疆纺织业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其特征是以劳动密集生产为主,以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输出产品为目的,产品质量偏低,技术层次相对偏低,在整个产业链中新疆还占不到三分之一。
众所周知,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上游往下游走,附加值将以几何倍数递增。由此可见,棉花有绝对优势的新疆在其产业链中分享的利润少得可怜。好在这种情况现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华孚、雅戈尔(600177,股吧)、永翔、联发、巨鹰等一批棉纺企业先后进疆建成投产,开创新疆棉纺织产业一个个“零”的突破。新疆各地紧紧抓住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推进新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新疆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百万人就业的契机,纷纷编制了棉花产业发展规划。
立足新疆棉花资源优势,棉纺产业援疆成为一股潮流。
传统的纺织大省河北来了。河北拥有400多家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和200多家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极,河北省将着力打造“四个支撑区”(优化城市布局的支撑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区、建设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撑区、构筑生态涵养保护的支撑区),尤其是在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区中,将积极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和要素外溢。河北与巴州在经济发展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在产业布局上有较强的关联度,两地间生产要素和产业流动、转移潜力巨大。
5月19日,河北省·(新疆)巴州开发区(园区)合作签约仪式暨项目推介会在河北廊坊市举行。新疆巴州人民政府与河北省商务厅签订了园区合作框架协议,河北省对口援疆市(区)园区与巴州园区达成了13个园区合作框架协议,巴州各县、市与河北企业签订了19个内联合作项目协议,成交总额116亿元。
经济强省广东来了。新疆伽师县天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同佛山市海南锦品纱线有限公司联营投资的私营企业,是广东产业援疆推动的棉纺项目,也是伽师县唯一一家集生产、销售、批发于一体的棉织品生产厂家。天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2年落户伽师县工业园区,总投资5000万元,主要生产家用高档棉被、温室大棚保温被等。
公司经理文晓龙说:“新疆伽师县天源公司现有棉被生产线1条,大棚保温被生产线2条,非棉回收生产线2条,全部达产后年生产棉被20万条,大棚保温被8万条,加工非棉2100吨,可实现年总产值1.5亿。”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3575万元,大棚保温被生产线及回收线目前全线开工生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19个援疆省市的援疆项目中,有相当数量的项目是棉花的中下游产业。与此同时,国内外30家纺织巨头进入新疆,给新疆棉纺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大企业、大集团进入、聚合后,逐渐形成原料基地—生产加工—纺纱织布—市场销售—出口创汇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记者采访发现,新疆纺织业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新疆纺织业正在“洗牌”,小规模、竞争力不强的亏损企业逐步被市场淘汰,规模以上的企业傲立潮头,依靠科技创新“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