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现象解析
自2005年以来,我国逐步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建立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范围逐步扩大,由2005年的日波动幅度0.3%逐步扩大至当前的2%,年变动幅度上下限扩大至7.5%。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持续升值,升值幅度高达35%。仅在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上涨2.83%。但是,在同一时期,人民币国内货币发行量(M2)大幅上升,由2005年5月的26.92万亿元上升到了2013年末110.65万亿元,翻了4.1倍,2013年名义GDP为56.9万亿元,货币发行量为其1.9倍,货币超发现象严重。货币超发在国内引发了通胀,尤其在2007-2008年以及2010-2011年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2008年和2011年分别达到了5.9%和5.4%,而GDP缩减指数在2010和2011年更是分别达到了8.5%和9.4%,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严重缩水。这样就产生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矛盾现象。
该现象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多种负面影响。一方面,人民币“对内贬值”,居高不下的通胀率不仅消减了民众的实际收入,同时还造成了国内财富的再分配效应。一般而言,高通胀对于政府和企业利润更为有利,而对工人工资不利,因此通胀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现象。另一方面,人民币“对外升值”,严重侵蚀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受到抑制。在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背景下,出口企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名义汇率的升值直接降低了出口的竞争力,使出口的数量下降,另一方面,国内的通胀导致出口企业的人工和原材料成本普遍上涨,进一步压缩了出口的利润。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出口增幅逐步放缓的重要原因。自2012年以来,我国出口年增长率从之前的20%以上下降到8%以下,在2014年前5个月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7%)。在东南沿海地区,受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内成本上涨及融资成本飙升等因素综合影响,很多民营出口型企业陷入困境,在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倒闭潮,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就业形势严峻。
人民币为什么会出现“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特殊的外汇管理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高额外汇储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出口的快速增长和外商投资的大量涌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经常和资本账户双顺差的格局,外汇储备逐年积累,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95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外汇储备的1/3。不断攀升的外汇储备诱发了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判断,在外汇市场上形成了升值预期,并在实际上导致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另外,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构成了我国央行的最主要资产,占其总资产80%以上。根据资产负债平衡原则,对应每一美元的外汇储备(资产),央行必须发行6元多人民币(负债),因此,经简单计算由于高企的外汇储备,央行被动增发了超过24万亿元的基础货币,再考虑到银行系统的货币创制的乘数机制(我国货币乘数大约为4倍左右),最终货币发行量(M2)的增加量可高达96万亿元以上,占到了今年五月末总货币余额118.23万亿元中的81%。因此,巨额的外汇储备导致国内人民币超发,是国内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对内贬值”的最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巨额的外汇储备是造成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直接原因。但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从长远看,一国货币的汇率应该反映其真实购买力,换言之,“对内贬值”最终也将会导致“对外贬值”。为什么当前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却不断升值呢?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外汇管理体制。“对内贬值”是由国内货币超发这个客观经济事实决定的,然而人民币“对外升值”却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前提下,即人民币汇率是由自由市场决定的。在一个开放自由的汇兑市场,一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将会使本币升值。但是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积累不完全是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因此不能据此得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判断。的确,在外汇供给方,由于外贸顺差和外资流入在我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不断增加,但是,在外汇需求方面,我国仍然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手段和外汇强制结算制度,创汇企业留存外汇及企业和个人的用汇受到定额限制,外汇需求被人为抑制。
综上所述,当前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是特殊的外汇管理制度,导致外汇储备高企而产生的,并非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短期内人民币仍可能“对外升值”,但这是在一个错误的假设前提下形成的错误预期。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这将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这一矛盾,人民币对内和对外价值将逐步趋近。因此,随着汇率市场化进程,人民币汇率很可能出现贬值的长期趋势,这将有利于提振我国出口,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和个人,尤其是出口型企业可以根据我国汇率改革进程,适当增持外汇,以满足进出口和拓展海外业务需求,同时降低汇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