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新棉上市推迟 棉企开秤时间未决
今年,受实时天气和“闰月”的双重影响,射阳县新棉上市的时间将比往年推迟,棉花企业的收购意向有的至今还在徘徊,开秤时间更是悬而未决。
新棉上市时间偏晚。今年,全县棉花生产前期长势较好,但从7月18日“出梅”以后,经受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寡照,加上闰月农时推迟,棉花生长发育进程缓慢。尤其是在蕾铃盛期积温不足,既影响了现蕾、开花和成铃,又延缓了棉桃的开裂吐絮。棉农普遍反映,今年新棉集中上市的时间要比往年迟到15-20天。正常年份在8月下旬就见零星采摘,9月上中旬即能形成批量,最晚的也不过国庆节就有交售。而今年直到目前(8月30日)才零星采剥了一些黄烂桃。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全县仍将以阴雨天气为主,气温依然偏低,日照偏少。据此分析,今年新棉要到9月下旬才能陆续上市,时间明显偏晚。
棉农心态。目前,棉农最担心的还是棉花价格。他们认为,去年棉花卖得不错,平均价格每斤超过了4元(县棉花协会统计,全县棉花交售年度均价每公斤达到了8.04元),而且产量又高,直接收入不亚于粮食。今年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目标价格,但同时又取消了收储,将使目标价格无以国家政策支撑。如果按目前的传说,降到10元3斤(相当于2009年时的棉农交售均价),国家的棉花直补政策对内地棉农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将会使棉农的植棉收入大跌眼镜,终将导致来年的棉花面积再度大幅缩减。
棉企开秤时间未决。对新棉收购,要在往年从7月份开始就有企业着手准备。而今年已到了8月底,还有部分企业不要说准备了,就是收还是不收都没有决断。近日,县棉花协会对上年列入全县棉花购销进度统计的17家棉花企业做了一些调查。结果显示,有收购意向的只有9家,占53%;退出收购的3家,占17.6%;还在等待观望有5家,占29.4%。即使已经做好准备的,也不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开秤时间还没有具体的安排。
原因分析。根据企业反映,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1、资源减少。今年射阳县棉花生长明显“面积、亩产、总量”三降。县棉花协会统计:植棉面积。由上年的20万亩减至17万亩,减幅15%。剔除前期因病害导致缺株断垄和改种,实际收获面积降幅更大。亩产下降。根据8月末的田间调查预测,亩产籽棉在240公斤左右,比上年减产40公斤,减幅14.3%。如果后期天气状况没有明显好转,减产的幅度还会有所放大。总量减少。根据专家分析,今年全县皮棉的总产量大约在1.5万吨左右,同比减少0.54万吨,减幅高达26.5%。而企业的加工能力没有太多的削减,“吃不饱”将会导致企业的收购加工成本提增。为规避经营风险,部分企业只有选择退出。
2、政策因素。国家明文规定,今年在取消棉花临时收储以后,仅在新疆先行棉花直补试点。相对内地而言,目前既没有保障棉农收益的变通办法,又无维护市场价格的托底措施,这将使棉花企业对新棉购销无法适从。开价低,棉农不卖;高价收,脱离市场;亏本买卖,谁也不能为之。因此,等待观望成了最佳选择。
3、市场走向。从近期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分析,新的棉花年度纺织企业对棉花需求状况,即使在棉花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近,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对维持型的采购补库方式也不会作出重大调整。而且棉花价格的市场走向,在国家没有新的调控政策出台之前还会持续走低,但低到什么程度,销售又能否与收购加工同步,暂时都难以预测。吸取过往教训,企业对今年的新棉收购将会更加谨慎。明确表示,宁可少收甚至不收,也不搞大量囤存。从始计议,防范“窝里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