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卫用纺织品产业出现“结构失衡”
——未来将侧重发展医用领域
“我国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产业结构失衡问题不容忽视。卫生用纺织品产业发展较快,有些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医疗用纺织品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在下一个产业用纺织品发展五年计划中,推进医疗用纺织品产业发展是一大重点。”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日前指出。
产业正在转型升级
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属于刚性需求产品,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中最大的领域。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加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来自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各类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出口额合计为30.4亿美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一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产业发展势头较好。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与传统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相比,近几年出现的新型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在性能、功能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例如,新型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可应用于“三抗”手术服、隔离服等高端医疗卫生防护领域;以壳聚糖、蚕丝纤维制成的皮肤创伤修复材料及高档女性卫生用纺织品,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止血性能良好,以及舒适、高抗菌等诸多优点;纯棉非织造纱布摆脱了磨脱纤维屑的问题,不会引起伤口感染,而且手感更加柔软,具有良好的吸收性。另外,一些生产企业利用在线接枝聚合技术,实现了抗菌聚烯烃树脂的产业化生产,制成了具有良好杀菌效果的非织造布,克服了疏水聚烯烃纺织品难以兼具杀菌功能等技术难题。有的企业还研发出可调控生物降解速率的柞蚕丝素三维材料,进而采用该材料生产出丝蛋白创面修复敷料,填补了国内空白。
专家同时分析指出,近些年,我国医疗卫生用非织造卷材的产能和产量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业内的重点投资方向之一。而且,投资热点集中在中、高端先进产能的增加,以及企业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等方面。
“这些趋势对低档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的挤出作用很明显,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李陵申补充说。
重点提升医用品质
李陵申还指出,与卫生用纺织品产业的发展速度相比,我国医疗用纺织品产业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尤其是高端医用生物材料,如人造血管、人造脏器、人工疝气补片、透析隔膜等,大多处于研发阶段。
“医疗体制、采购方式、临床习惯、标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医疗用纺织品的推广普及。下一个产业用纺织品发展五年规划将侧重于发展医疗用纺织品,全面提升产品的医用品质,提高高端医疗用纺织产品的市场渗透率。”李陵申强调。
“要提高医用产品的品质、推动行业发展,技术创新是主要动力。目前,我国医疗用纺织品研发还处于学习、消化、吸收的阶段,离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距离,原因来自认知、体制、推广力度、研发投入等各方面。”李陵申告诉记者,医疗卫生用纺织品涉及面非常广,为推进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沟通衔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等组织近些年积极争取将一次性手术服、手术洞单等产品纳入医保、战略储备、政府采购等的政策支持,与总后勤部卫生部、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等合作开展了国家军用标准《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指南》培训,成立了医疗与卫生纺织品产业创新技术联盟,并举办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论坛(医疗与纺织专题)、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还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共同召开全国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应用推广工作会议,促进生产、应用领域联合制定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的生产和应用标准。
“未来,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医疗用纺织品的市场认知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医疗安全保障体系,力求在体制、体系上有全新的突破,让更多的医疗用纺织品进入医保报销范围。同时,通过加大投入、加强技术创新等,提升产业质量水平,以便满足医疗卫生领域对医疗用纺织品功能、性能等多方面的使用要求。更重要的是,国家层面要加强对医疗用纺织品领域的支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用’关联对接。”李陵申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