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不会现“倒闭潮”活好得靠抓“白领”
国内国际经济看淡,家纺企业短期暂不会出现“倒闭潮”,但做得好不好却有云泥之别,企业要想健康长寿,不仅要盯“土豪”,更要抓住“白领”和专业人士。8月中旬,全国规模最大的家纺展会“2014(秋)深圳国际家纺布艺暨家居装饰博览会”结束,主办方广东省家纺行业协会会长黄锦权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广东乃至全国家纺趋势作出总结和预测。
家纺趋势:智能化家纺遮阳窗饰看好年轻人当道
黄锦权介绍,从本届家纺展,可以发现几个趋势。一是智能化。有人以为家纺智能化就是装个电动窗帘这样的小打小闹。黄锦权指出这种理解有误,举办这个展览,正是要提高老百姓对智能化的认知,“家居智能化,绝不是一个遥控器那么简单,而是大数据时代的趋势:根据住宅主人的要求,收集室内外环境的数据,集成室内空调、灯具、窗帘开合幅度和方向的自动调节、自动形成最舒适的光线、温度、湿度等室内小气候环境。”
今年的智能化在技术上也有了明显改进,首先是电机变小,其次是没有噪音,还有就是弱电智能控制技术。他预测,今后传统布艺窗帘都会变成智能化窗帘。
二是遮阳窗饰。据了解,欧美国家的遮阳窗饰产品家庭覆盖率达50%,中国台湾也有30%,而中国大陆目前只有10%,发展前景很大。实际上,中国单个的遮阳窗饰企业规模实力,甚至比布艺企业还大,技术上也比较成熟,跟得上国际的发展潮流,“今年举办首届遮阳窗饰展,就是因为时机已到。”遮阳窗饰除了应用在宾馆、写字楼等楼堂馆所,还可以安进客厅、厨房、卫生间、卧室等家居空间。从展会效果来看,首届遮阳窗饰展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是“创二代”顺利接班、8090成功概率大。一批80后、90后的新生代创业者参展,产品有很大的突破。黄锦权分析,这些企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创二代”,就是父母亲是第一代创业者,如今到了退休年龄,子女接班,这种“创二代”约占六成;另一种是80、90后的“创一代”,约占四成。他认为,中国家纺行业市场巨大,创业的门槛不算太高,加上年轻人对时尚很敏感,对艺术有自己的理解,在营销上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成功的概率较大。从目前来看,“创二代”正在顺利接班,自己创业的也都上了轨道。
行业前瞻:短期不会现“倒闭潮”活好必须差异化
在经济大环境不甚理想的情况下,家纺行业会不会出现“倒闭潮”?黄锦权认为“目前不会”,以2013年为例:在家纺企业中,保持10%以上高增长的约占10%-20%,增长速度持平占60%-70%,还有约15%出现负增长,但在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这些负增长企业还能维持运作,一旦大环境转好,便能迎来转机。中国市场足够大,不同层次的需求足够多,企业有很大的回旋空间,但国内家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洗牌不可避免,而洗牌更多的是兼并、重组、转型升级,与“倒闭潮”不是一个概念。
相比全国,广东企业的效益居高。根据统计,全国家纺企业的平均净利率是6%,广东高于10%,富安娜、摩力克、志达、源志诚、金华等“单项冠军”,净利率达到15%以上。
家纺企业如何才能长命健康?黄锦权表示,对于中高端品牌,以前赚的大多是“土豪”的钱,现在则转变成赚金领、白领的钱,未来中高端品牌的发展趋势更加个性化、时尚化、有品味。此外,还要学习差异化和品牌化经营,避免产品同质化,一定不能放松品牌建设。定位中低端市场的企业,可以考虑向成品化电商发展,80、90后的消费者习惯网购,未来大众化消费的家纺窗饰产品,在网购领域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这几年欧美经济形势不佳,一些原先只做外销的企业开始尝试内销,黄锦权认为“要谨慎”:从外销到内销,产品、需求、展示方式、经营模式完全不同,外销企业是生产型企业,只要照着订货人给的图案去生产就行,可能一张订单就是几万米;而做内销,企业必须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产品配套性、系列性要强,要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产品和营销模式的调整,另外零售商要求散剪进货,今天五米,明天六米,外销企业很难适应。当然,也有一些外销企业决心大,投入多,在深圳家纺展中取得内销市场的突破。
家纺企业普遍遭遇“仿版”难题,黄锦权认为国家在法律上对“版权”保护还比较弱,“企业侵犯知识产权的代价太低,如一个企业仿了别人的版,即使原创企业打赢了官司,侵权费也只有一万几千元,而侵权企业通过仿版获得的利润也许达到数十万元。”而广东省家纺协会一直对版权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版权处,为企业的版权维护提供有力协助。
评广东家纺:弃量保质引领潮流
中国家纺行业协会估算,全国家纺企业去年总产值约1万亿元,其中广东约800亿,产值排名在江苏、浙江等省市之后,约占全国的8%。广东曾是中国现代家纺行业的发源地,也曾是产值方面的“老大”,为何现在排名“退步”?
黄锦权表示,排名靠后一方面与广东省的经济结构调整有关,一是消耗资源多、占地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型企业在广东不被鼓励发展;二是广东远离纺织原材料产地,在家纺原材料方面没有优势;三是广东改革开放得早,人工、能源、税收等成本上升较早、较快,广东未能形成家纺产业集群,而江浙一带利用这十几年时间形成了规模大、产能高的产业集群。但这也倒逼广东企业更早地走上了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形成大批以产品设计研发和市场营销服务为核心优势的“哑铃型”企业,形成品牌集群优势。
黄锦权指出,广东的家纺企业在全国是高端品牌的代名词,“广东家纺行业想在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就一定得做好研发、营销和品牌建设,否则就没法生存。一些企业研发成本可占总成本的30%,居全国之首,虽然在生产规模比不上江浙一带,但广东仍处在引领行业潮流的地位。”
黄锦权举例,广东的家纺品牌产业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很多是全国的“单项冠军”,如果说江浙一带是生产型的产业集群,那么广东就是品牌型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