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星:让缂丝从日本回归中国
王晓星,南通缂丝传承人,缂丝复原者王玉祥之子,毕业于南通纺织学院。1995年,王晓星协助父亲共同运营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并创办了南通吉业工贸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南通三和经贸有限公司),父子俩一边进行技法研究,一边兼顾产品生产,承担起了传承本缂丝的历史重任。
金秋九月,《纺织服装周刊》记者走近王晓星,走近缂丝技艺。
TAweekly:本缂丝称呼由何而来?很多人说“本”是日本,是这样吗?
王晓星:由于本缂丝技艺的复原与日本有很大的关系,因而一些人便简单地认为“本缂丝”的“本”指“日本”,实际并非这样。这里的“本”是原本,本来的意思,“本缂丝”因日本学者认为这种缂丝代表着缂丝最本原的技术特点而得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工艺文化。
TAweekly:在缂丝技艺的传承方面,您认为中日两国有什么不同,我们需要向日本学习什么?
王晓星:缂丝很早就传到了日本,并在日本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日本人称缂丝为缀,如明缀、本缀。在缂丝技艺的保护传承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要好,或许他们也不会有很多人以此为生,但他们绝不会让技艺失传,这是我们要向日本学习的地方。但是,日本在保护技艺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对传统工艺的保守态度,使工艺多年没有改变,也不会创新,这样不利于市场化生存。
TAweekly:您和您的父亲为什么选择“宣和”二字作为研究所的名称呢?
王晓星:“宣和”是宋徽宗的年号,宋徽宗十分迷恋缂丝,喜欢把山水鸟兽画制作成缂丝欣赏。历史上,宋代也是缂丝技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我们去台湾交流,那边就直接把缂丝叫做“宋缂丝”。我们重新使用“宣和”这个名号,就是希望能重现北宋那段辉煌的缂丝年代。
TAweekly:作为本缂丝传承人,您对南通本缂丝和苏州明缂丝这两种缂丝技艺流派未来的发展持怎样的看法?
王晓星:南通本缂丝和苏州明缂丝走的是两种不同的市场生存道路。由于技艺的难易程度,明缂丝传承范围较广,有很多家企业或个人都在做,在苏州地区已经形成了集群。而南通本缂丝由于技艺复原时间较短,技法易学不易精,目前中国只有我们宣和一家在做,主要以定制作品为主。
产品方面,由于明缂丝织造速度快、量大材质轻软透气,因此多用来做服装和家纺材料,而本缂丝对布料要求高、织造难度大、量少、价高,因此多用来做工艺美术收藏品。
TAweekly:缂丝经济似乎一直都是对外贸易居多,内销明显不足,如今市场有什么改变吗?
王晓星:由于本缂丝技艺复原与日本有很深的渊源,而国内大众对缂丝工艺又了解甚少,有的甚至不知道是纺织品,误以为是画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日本在照顾南通的缂丝生意。我们在日本很有名气,日本不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很认可并喜爱缂丝这种传统工艺。1998年,宣和研究所为日本民主党党魁办公室缂织了日本民主党党旗,由此可见日本人对缂丝的认可程度。
不过近几年缂丝经济已经出现了变化,一方面,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日本对缂丝的需求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民众对缂丝了解的增多,认识到了缂丝的价值,国内的缂丝订单增多了,很多企业和机构在我们这里定制礼品,也有很多人买去做收藏品。
TAweekly:2009年您开通宣和缂丝网站,现在“@宣和缂丝”的微博做得也很不错,粉丝两千多了,企业已经有走向“新媒体营销”的趋势,这些新媒体工具对技艺的传承以及产品的宣传有实质的助益作用吗?
王晓星:确实,新媒体对缂丝在国内的宣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缂丝技艺刚复原的几十年内,国内很少有人问津,宣和缂丝网站刚开通后,一天也就个位数的访问量,但是随着媒体推广,关注缂丝的人慢慢地多了起来,网站访问量上去了,宣和缂丝的微博也成为我们与客户联系的一大阵地。
TAweekly:目前,宣和缂丝研究所的发展面临哪些困境?
王晓星:眼下,研究所的艺人流逝问题很严重。由于缂丝对布料要求高,织造技法复杂,过程辛苦漫长而枯燥,很多艺人没有坚持下来。况且,这不是一个十年磨一剑的时代,各方面的压力与诱惑,让人很难静下心去,满怀敬意地沉入创作中。宣和最多时有一百多个艺人,现在只有二十几个,为了尽快实现收益,养住工人,我们现在给产品的定价都很低,这是工业时代中手工技艺的无奈与悲哀。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与市场结合,即保护住传统技艺,又能造福缂丝工人。
TAweekly:事实证明,凡是非遗传承做得好的地区,政府都发挥了很好的主导作用。关于缂丝传承,您希望政府做些什么?
王晓星:政府已经给了很大支持了,我相信只要把资源用在实处,肯定会对缂丝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起到很大帮助。希望今后政府能够对缂丝艺人的生存状态方面给予更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