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再度来袭 如何正确选择防霾口罩?
什么是PM 2.5?
在分析防御手段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敌人”究竟是什么。所谓PM,其实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而2.5代表的是其空气动力学直径为2.5微米。这些可以长期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液态,形态也千差万别不可能用尺量,于是科学家把在检测仪器中空气动力学表现和直径2.5微米及以下且密度为1克每立方厘米的颗粒物相同的颗粒称为PM2.5,同理PM10的定义也是这么来的。
拗口的学术名词先搁一边,我们普通人最关心的问题是这些污染物对身体到底有什么危害。我们的肺负责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空气中大颗的异物会被气管中纤毛和黏液组成的屏障拦住,变成鼻涕或是痰被排出来,但PM10实在太小了,它可以穿过屏障深入呼吸道,更小的PM2.5则可以抵达支气管乃至肺泡,一些小于0.1微米的颗粒甚至能穿透肺泡进入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进入我们的身体。这些污染物主要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造成损害——心肺疾病患者的过早死亡、非致命性心脏病发作、心律失常、哮喘发作、肺功能降低以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比如咳嗽呼吸困难等等,研究显示PM2.5和它们脱不了干系。尽管敏感人群是心肺疾病患者和老人儿童,健康人依然会在污染物浓度升高时产生暂时的不适症状。
普通纱布口罩和医用口罩完全没用
环保局经常建议颗粒物污染严重时呆在污染相对较轻的室内来减少暴露,可就算PM 2.5爆表,我们还是得乖乖出门上班还房贷的。既然西北风没吹过来,大环境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我们就只能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小环境了,出行时用口罩来“拒敌于国门之外”是个方便易行的解决方案。
街上不少人戴着纱布口罩,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主意。不管是五颜六色的某宝爆款还是朴素的食堂阿姨款,它们只能挡住一些大号的颗粒物比如灰尘、细菌之类,但对于空气动力学直径10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纱布口罩的滤过率还不到三成,而且戴过的人都知道,它对面部效果的贴合不太好,周边会有漏气的现象,脏空气会从那儿漏进去从而进一步降低过滤效果,因此早在2000年,国家经贸委就在《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中明令禁止纱布口罩作为防尘口罩使用了。
医用的手术口罩主要材料是无纺布,主要是用来阻挡医生的唾沫星子带着细菌污染病人的,虽然在滤过性能上比纱布口罩略强一些还能抵挡细菌,但它并不是为了防尘而设计的,加上和纱布口罩一样容易漏气的问题,使医用口罩在抵抗PM2.5之类细颗粒物时同样显得力不从心。
有的人会觉得用了总比没有强,可如果它不够有效,那还不如躲在家里呢。而且应对颗粒物污染,我们能获取更有效的防护,也就是现在卖到脱销的N95口罩。
什么是N95?
N95并不是不是口罩品牌,而是美国NIOSH(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对美国职业用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效率级别的评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标准。
在NIOSH对滤材的测试中,采用的是对滤材最有穿透力的直径0.3微米左右的颗粒,模拟一定工作强度的85 L/min的气流量,电中性的气溶胶(这样不利于滤材利用静电吸附悬浮颗粒)等等,测试的任意环节中滤过率都不低于该等级的最低滤过率,这才给予相应等级——能滤除空气中95%以上悬浮颗粒的滤材给予“95”级,99%以上的为“99”级,滤除99.97%以上的为“100”级。而字母N、R和P则代表滤材对空气中悬浮油滴的滤过,N代表压根儿挡不住,R代表在时效内有一定滤过性能,P代表有较强的滤过性能。排列组合一番,“N95”的实际含义是:至少能滤除空气中95%的悬浮颗粒物,但不耐油脂的滤材等级。
相应地,有些口罩上标明的KN90、FFP1等则分别是我国和欧盟相关机构设定的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效率标准,KN90代表至少能滤除空气中90%的悬浮颗粒物但不耐油脂,而FFP1代表至少能滤除空气中90%的悬浮颗粒物,包括油脂在内。
老人、儿童、心肺疾病患者谨慎食用N95
除了一些应对恶劣环境用的高端型号,口罩一般是没有氧气供应的,相反却会不同程度地增大呼吸阻力。而呼吸的动力来自膈肌等呼吸肌的运动,也就是说佩戴者需要费更多的力驱动呼吸肌来实现气体交换,对于呼吸肌薄弱或是心肺功能不好的老弱病残幼,这额外的消耗可能会相当大,呼吸肌疲劳、换气受阻缺氧带来的害处可能会超过颗粒物本身带来的风险,因此这些人在是否佩戴口罩问题上需要慎重。
但另一方面,老弱病残幼还是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敏感人群,空气污染引起哮喘、各种呼吸道刺激症状乃至心血管病发作的可能性同样存在,毫无防护地暴露在污染物之下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不可避免地要离开污染相对较低的室内,提前咨询医生来权衡口罩的利弊是个明智的做法。
如何挑选合适自己的颗粒物防护口罩?
原则上来说,颗粒物防护口罩必须根据使用者需要应付的粉尘的浓度和毒性来选择,但我们普通城市居民面对的环境一般没有工业上那么恶劣,NIOSH标准里最低的N95就足以挡下大部分颗粒物,P95、KP90、FFP1等抗油规格能额外抵挡各种来源的油性颗粒物。如果你所在地的环保部门有特别警示,那就提高相应防护级别,当然躲在污染相对较轻的地方不出去服雾更好。不要盲目追求高标号或是活性炭层,高滤过性能通常意味着更大的呼吸阻力,你的心肺功能未必能经得起这么大负担,尤其是平时不运动上几级楼梯都会喘的朋友们。
根据工作需求和工作环境选择
比方说在大街上漫步和在闷热的房间里搬杂物对口罩的要求显然不同,后者耗氧和通气量大大上升,对于透气性的需求比前者高得多,严格来说已经离开民用进入了工业领域,应该咨询劳动防护部门挑选专为体力劳动者设计的型号。
舒适性也是标准之一
目前防颗粒物口罩的认证检测并不保证口罩适合每个具体的使用者,也就是说可能会出现口罩性能没问题,但由于不够贴面而出现缝隙,因此漏气而影响防护效果的局面(如果你有一脸性感的大胡子,后果也会是这样)。所以你在选择口罩的时候不仅要挑标号验真伪,一定要带上试试是否贴面密封。
此外,口罩本身的舒适性比如头带的绑扎位置和张力、鼻夹的角度、口罩材料对皮肤的刺激、口罩本身的重量等等,对于你是否能接受它也很重要。
雾霾如何损害肺部
环境卫生学上根据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存在状态,将其分为气态和气溶胶,气态污染物包括气体和蒸汽,比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烃类等;另一种气溶胶态的大气污染物,常常被称作大气颗粒物,咱们现在说的雾霾就属于大气气溶胶(即大气颗粒物)的范畴。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除了工业、机动车排放外,北方地区供暖也排放巨大,所以之前的雾霾大都是北方的冬季尤为严重。
雾霾对身体的危害主要就是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大气颗粒物对身体肺部可产生直接危害,这种危害的大小主要与颗粒物的浓度和颗粒直径有关,浓度越大、颗粒直径越小危害就越大。浓度越大危害越大很容易理解,但颗粒直径为什么越小越有害呢?原因就是越大越“笨拙”,越容易被鼻腔内的纤毛拦截,很难进入呼吸道甚至肺泡。在空气动力学中,把直径(这里指空气动力学的等效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称作可吸入颗粒物,就是因为它能够进入呼吸道而得名。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0微米(1厘米=10000微米)的,就会被鼻纤毛阻拦,对身体产生不了危害。而空气动力学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作细颗粒即pm2.5,在空气中悬浮时间更长,易与滞留在终末支气管和肺泡中,其中某些较细的组分,还可以穿透肺泡进入血液。加上pm2.5更易吸附各种有毒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对健康的危害极大。我国从2011年12月份开始,发布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中的PM2.5监测数据。
大量的颗粒物进入肺部对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可使局部支气管的通气作用下降,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换气功能丧失,吸附着有害气体的颗粒物还可以刺激甚至腐蚀肺泡壁,长期作用可以使呼吸道防御功能受到损害,发生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虽然pm2.5造成呼吸系统损伤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但就目前的研究证据显示,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由此可见,雾霾对身体产生的危害是细小颗粒物通过我们呼吸进入呼吸道系统(包括肺),甚至进入血液,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复杂机制(包括氧化应激)而产生的各种危害。
“清肺食物”是根本不存在的
首先谈谈常见的所谓“清肺食物”木耳和猪血。木耳是一种食用菌,富含膳食纤维和木耳多糖,其中膳食纤维进入肠道后,能够吸附一些有机物(如胆固醇),所以和其他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一样,具有降低胆固醇和预防胆结石的作用;木耳多糖具有一定免疫调节、抑制肿瘤细胞繁殖的作用,是一种不错的食物。但木耳是否能“清肺”减少雾霾颗粒物的危害呢?显然不可能,因为我们所说的雾霾颗粒物是进入呼吸系统产生危害的,而木耳是要进入消化道的,在肠道中通过膳食纤维吸附一些有害物质,两者各走各的路,都没有机会碰面,更不用谈“清肺”了。
此外,很多检验调查发现,木耳中往往铅、镉等重金属容易超标,所以那种认为木耳能“清肺”和降血脂,就每天狂吃木耳的做法是不推荐的,木耳应该作为配菜,每天少量吃点即可。同理,鸡血、猪血等各种动物血制品也只能进入消化系统,阻拦不了雾霾颗粒物对肺的伤害。之所以流传各种动物血制品能“清肺”,或许是因为吃这些血制品容易导致黑便,因为缺乏医学知识,就以为是把肺里的毒素排出来了。其实,吃动物血过多容易排黑便,是因为动物血中富含铁,临床上贫血患者服用铁剂大部分都会有黑便,这跟“清肺”没一毛钱关系。事实上,目前也没有任何研究证明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清肺”,理论上也不支持。
如何减轻雾霾危害
对于普通大众,如何减轻雾霾危害?最主要的是雾霾天气要戴口罩。其次,及时查看pm2.5预报,pm2.5较高(如大于200)时尽量不要出门,外出运动尽量选pm2.5较低的日子,有条件的还可以买空气净化机,对降低室内pm2.5非常有好处。
饮食方面虽然不能直接“清肺”,但也绝非全无作为,食物多样化的均衡饮食肯定对提高身体对抗各种环境不利因素的能力有益,针对雾霾的氧化应激损伤机制,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A(或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抗氧化营养素的食物摄入也是有益的。此外,维生素A还对于呼吸道粘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都有很好的维护作用。各种绿叶菜和红黄色的蔬菜水果均富含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富含维生素C,同时蔬菜水果中很多植物化学物也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总之,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的蔬菜水果至少从理论上来说对减少雾霾的危害是有益的,且蔬菜水果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很多癌症的防治作用比较明确,是很值得推荐的。
总而言之,“清肺食物”并不可靠,雾霾天气戴口罩、pm2.5较高时尽量减少外出、有条件的可以买空气净化机,饮食上,食物多样化的均衡饮食,注意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至少在理论上对减少雾霾的危害有益,也对整个身体健康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