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霾口罩标准缺失大多不靠谱
作为一个每天戴口罩的从业人员,医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赵承渊对口罩颇有好感。他认为,多数人戴上口罩之后会变得更加可爱或英俊一些。
但是在雾霾天里,戴上防雾霾口罩并不是一件可爱的事——卡通口罩虽然可爱,但防护功能并不强,普通的纱布口罩亦是如此。
这是因为PM2.5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麻烦,而这些普通口罩过滤有害颗粒物的功能并不强。
在沉重的雾霾天气里,一则消息或可以让人们的心情稍许轻松:防霾口罩有望迎来国家标准。据权威消息透露,备受消费者关注的《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预计年底前将公布征求意见稿,防霾口罩国家标准有望出台。销量暴增防霾口罩抽检5成不合格
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大气中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颗粒物是直径为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尤其是直径为2.5微米以下的可入肺颗粒物,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PM2.5。
这些颗粒物小得可以穿过人的呼吸系统屏障到达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如果长期暴露于高浓度之下,哮喘、中风等肺部和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都会大大上升。
随着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作为防备雾霾的首要装备,PM2.5口罩成为抢手货。
公开数据显示,一家国内防雾霾口罩生产企业在2013年12月的出货量超过了250万只,甚至出现断货的情况。
2013年12月5日、6日两天,长三角地区雾霾最为严重之时,这家企业的PM2.5口罩在天猫旗舰店的销量出现爆发式增长,销售额超过330万元,日出货量连续超过20万只。
淘宝指数显示,以“防霾口罩”为关键词的最近30天的成交指数环比上升1057.1%,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89.2%。销售量最大的省市分别是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河南。
据不完全统计,单是淘宝网销售的口罩品牌就有100多个,每只口罩价格从1元到上百元不等。有业内人士透露,市场上大部分宣称具有防霾功能的口罩起不到相应的效果。各省质监部门在今年年初的多次抽查检验中发现,超5成的防霾口罩不合格,没有达到其宣传的防霾效果。
“PM2.5防护技术壁垒很高,具体到口罩,产品面料、过滤性能、设计工艺、透气性等都需要专业研发及反复测试。短时间内,很难做出真正防护PM2.5的产品。”这位业内人士说,“很多原本亏损的服装厂,现在都开始做起口罩生意,专业指标肯定是达不到的。”标准缺失“靠得住”防霾口罩难寻
“发明口罩的初衷绝非是作为面具使用。”赵承渊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所谓“防霾口罩”主要有三类:一是纱布口罩。这种口罩能滤除大部分粉尘和病菌,但对PM2.5几乎没有什么防护作用。二是活性炭口罩。这种口罩添加了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层,但它只对隔绝异味起作用,对抗颗粒物防霾效果欠佳。三是医用口罩,包括医用一次性口罩和N95口罩。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为无纺布材质,具有防飞沫、吸湿等作用,但过滤颗粒物效果并不理想,也不适合用于抵挡PM2.5。相比而言,N95口罩的防霾效果更理想,但透气性差,容易造成呼吸困难,长时间戴会出现缺氧、胸闷等情况,呼吸功能较差的小孩、老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长时间佩戴。
质量参差不齐、品牌鱼龙混杂的口罩市场,势必会给消费者带来选择困惑和实际损害,PM2.5口罩的行业标准亟待出台。
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是,《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标准编制工作会于近日召开,正式启动了标准制定工作。国家相关部门也开通绿色通道,加快了国标制定的立项审批工作,并已下达该标准计划编号为20140042-T608。不过,业内人士估计,“一个标准的出台要经严格的程序,最快也要到2015年”。
据悉,此次制定的《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将涉及口罩原料要求、结构要求、标签标识要求、外观要求等,主要指标包括功能性指标颗粒物过滤效率、呼气吸气阻力指标、密合性指标等。作为纺织品,指标还涉及甲醛含量、PH值、微生物如大肠杆菌菌群数量、真菌菌落总数等。另外,新国标还将对口罩进行分级、分类。根据大气污染程度,分为重度污染适用、中度污染适用、轻度污染适用;针对不同人群,如成人、儿童、体弱者的特征,设定不同的呼气阻力指标对口罩进行分类。
“如果能确立民用口罩行业的标准,就能有效阻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消费者的日常防护。”业内人士表示。
赵承渊认为,在重污染天气一时无法缓解的情况下,找一副靠得住的口罩来滤过糟糕的空气,是最实用最简便的个人防护方式。不过,在新国标出台之前,消费者要找到一副“靠得住”的口罩,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