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蚕桑再遇“滑铁卢”
生意社10月22日讯
随着中秋蚕茧收购的结束,湖州市2014年蚕桑生产已大局初定。据业务部门统计,全市中秋饲养蚕种51603张,同比(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5366张,减幅22.97%;生产蚕茧2204.4吨,同比减少533.4吨,减幅19.48;蚕茧产值6410.5万元,同比减少3913.4万元,减幅高达37.9%。业务部门分析,预计全年饲养蚕种213072张,同比(与去年相比)减少37214张,减幅14.9%;生产蚕茧10011.5吨,同比减少1726.1吨,减幅14.7%;蚕茧产值32981.9万元,同比减少15246.4万元,减幅达到31.6%。年度同比减幅之大为历史上少有。
分析今年蚕桑生产量、价如此大幅度齐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因素蚕茧收购价严重不如预期,波动幅度太大,极大地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继2014年春期茧价1765/担,比去年同期的1949元/担下降了近200元/担后,各期茧价格一路下降,严重影响了蚕农秋期桑园管理与秋蚕饲养的积极性。而中秋平均茧价仅1450元/担,比去年同期的1885元下降了435元/担,下降幅度达到23%,这无疑又给了本已信心不足的蚕农当头一棒。
二是社会因素栽桑养蚕劳力减少与老龄化、宜桑土地资源流失、自然环境条件恶化,制约了蚕桑业的稳定与发展。
三是管理因素由于今年秋期气候特殊(雨水较多),加上生产者积极性不高,管理放松,秋期桑园虫情为害严重,桑叶减产、叶质下降,直接影响了秋期蚕种饲养量与产茧量。
可以说,在经历了前几年逐年缓慢下降之后,湖州蚕桑生产在2014年遭遇了“滑铁卢”,这也许将成为湖州蚕桑生产从此步入快速衰退的转折年。湖州蚕桑产业何去何从,迫切需要政府与产业界人士引起重视、思考、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