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补贴 全球走上不归路
近日一项棉花补贴政策出台,内地补贴范围为山东、湖北等9省,2014年度补贴标准为2000元/吨,以后年度的补贴标准以新疆补贴额的60%为依据,上限不超过2000元/吨。新疆的补贴标准此前已出,棉花目标价格每吨1.98万元,低于此价格则由政府补贴。
2008年的收储政策是: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收储价格为1.26万元/吨。而收储数量也是暂定。当时许多中间商从棉农手中收到棉花,直接交储就能赚钱。随后政府在收储上越走越远,如今新疆收储价格比2008年又高出了57%。
中国目前标准级棉销售均价1.48万元/吨,棉花进口成本折合人民币为1.19万元/吨,外国价低于国内价2909元/吨,中外棉价差相对于最大时的7000元/吨已有所缩小,但依然甚大。政府补贴维持的高价提高了下游棉纺织产业的原料成本,不少企业正想办法到海外办厂。与此同时,我国目前棉花库存1200多万吨,而目前每年实际总用量为680万吨,预计今年产量为660多万吨,配额89万吨,总供给将超过1969万吨。中国棉花收储导致的庞大库存不知何时涌向市场,这是棉花市场一个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中国之所以对棉花补贴,有国际原因,也有国内原因。从国际上看,对棉花等农产品补贴乃是全球现象,美国政府对棉花的补贴规模最大,而本国又几乎没了纺织产业,所以基本上全部低价出口,这拉低了全球棉花价格,成为棉花价格的决定因素。其他如巴西、巴基斯坦等国家也有补贴,只不过发达国家补贴的多,发展中国家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什么美国棉花产业已经很有效率,现代化水平很高,还需要政府大力补贴?这是因为农业的竞争优势丧失,如无补贴,从事农业劳动者的收入不足以吸引其继续留在农业,如果要让农业持续发展,就要求农业经营者的收益水平和社会上其他产业持平。农业补贴说白了就是稳定就业。其实美国对农业补贴甚多,如大豆、小麦、玉米等产品,本国消费不了就出口全世界,这些产业都是扶持起来的。
很多发展中国家还维持棉花种植,是因为劳动力价格低,所以即使收益不高,但依然在本国范围内有比较优势。中国当然也存在这种情况,农业劳动者的收入跟其他产业比已越来越低,所以依靠补贴来维持这个产业。另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需求国,政府希望本国能供应大部分需求,而不能全靠进口,这是战略需要。
但是在全球范围内,补贴造成了价格信号的紊乱。首先使得原本退出农业生产者继续留在该领域,造成农业的人数更多,原本这部分人就该流向其他产业,从而使得农业劳动者收入提高。笔者曾造访黑龙江省一个农垦下属农场,最近几年种地收益上升反而造成土地分散,因为原来不想承包土地的农场职工又开始承包土地,原本经营好手才能盈利,后来是只要承包到土地就能盈利。另外,这也使得全球性的分工协作没有完成,棉花产业没有向生产成本低的地方转移,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