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肯亚首府奈洛比市的二手衣物市场
走进肯亚首府奈洛比市的Gikomba市场,可看见消费者在翻看Tommy Hilfinger的牛仔裤或Burberry的夹克,其价格仅为伦敦Regent街或纽约第5大道精品店价格的几十至几百分之一而已,依衣物的品质及品牌情况出售,每件价格约4至12美元之间,原来这里是当地最主要的二手成衣集散地。
这些二手衣物大都来自欧美救济成衣店或便宜二手店,经当地业者认定已无价值时再辗转被回收运到非洲大陆贩卖,有时还可看到原标价仍贴在衣物上。
肯亚每年进口约10万吨的二手衣物,不仅为政府增加了稅收,也创造了约上万个就业机会,同时也为肯亚的低收入人口提供了相对品质的衣物供给。
虽然部份人士批评肯亚每年进口过多的二手衣物直接伤害该国成衣产业发展,但从事二手成衣进口的者却持不同的观点,仅管近年来拥有10亿人口的非洲大陆经济成长稳定,贫富差距仍是大到令人无法想像,仍有约四成人口活在贫穷线边缘,即每日所得仅约1美元,也因此让二手衣交易在非洲已流通快30年了,而且未来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不仅肯亚进口二手衣,西非迦纳及临近的乌干达与坦尚尼亚也是二手衣进口的大市场。
早在1980年前,世界各国实施关稅保护自身国内的产品竞争力;之后由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出面协助,让非洲出口成衣能享有低关稅优惠,借以改善非洲经济,但在1990年初因棉花产出短少,仅为原有的1/10,造成原物料价格大涨,让业者无法负担,当时约85%肯亚成衣厂倒闭,有些业者抱怨是二手衣进口造成国内成衣厂无法生存。
但也有人认为是肯亚成衣厂产出效能及品质管理太差,没有竞争力。据学者研究指出,肯亚国内成衣厂过度依赖各种政府补贴计画,价格在国内市场其实无法满足中下阶层对低价需求,而产品本身又无法吸引高收入者对名牌需求,如此不上不下的市场地位,根本没有生存空间,工厂倒闭与二手衣大量进口没有直接关系。
现今肯亚政府,重新打造成衣工业,但仅专注在出口外销以赚取外汇,去年肯亚衣成出口额为3亿3,500万美元,创造4万个就业机会,成衣出口稳定成长主要还是受惠於美国政府对非洲成衣进口免关稅。
Gikomba二手衣市场是肯亚最大的二手衣物集散中心,市政府估计现在约有1万个摊位及6万5,000人在那工作,许多在Gikomba的店家利用摊位分租或隔日轮流营业的方式来分摊店面租金,摊位租金每年约45至170美元不等,而银行在看到这个市场的商机,在2007年时提供贷款帮助部份经营较佳的厂商增开分店,银行从业人员表示,整个二手衣市场每月的周转资金约110万美元。从回收地以每公斤0.9美元收购,之后再每45公斤装成一袋,收集约25顿后再以40呎货柜出海,这种从捐衣人到最终买衣人的二手衣交易,在绕过了大半个地球,衣物在各个国港口进出,也为全球的贸易创造不少商机。
据肯亚蒙巴萨的海关统计,去年至少4,000个二手衣货柜入港,为该国增加关稅收入5,400万美元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