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补挽救棉花产业链危局
市场期盼已久的国内棉花补贴政策终于在上周二出台,补贴范围确定为山东、湖北等9个省份。据悉,2014年度补贴标准为2000元/吨,以后年度的补贴标准以新疆补贴额的60%为依据,上限不超过2000元/吨。新疆的补贴标准此前已经出台,棉花目标价格为19800元/吨,低于此价格则由政府补贴。
棉花直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收储政策的缺陷,真正起到挽救棉花产业链危局的效果,功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直补措施大幅提高棉农种植积极性。近几年棉价持续走低,棉农积极性显著受挫,导致内地植棉面积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递减。如果不能出台直补措施,那么明年植棉面积必将继续减少。直补措施出台无疑给棉农吃了一颗定心丸,使原本的亏损转为盈利,进而扭转植棉面积持续下降的窘境。此外,棉花种植效益提高的话,相较于物化投入高,且出售没有保障的经济作物,其实棉农更乐意种植棉花。
其二,直补措施有利于提高棉农交售籽棉的积极性。由于此前内地没有直补措施,在比较籽棉收购价格与种植成本投入之后,可能会陷入刚刚保本甚至亏损的境地,因而棉农交售籽棉积极性下降,持观望态度者居多。这就造成了内地多数棉企收购量严重跟不上的现象。棉企一方面籽棉收不上来,加工显得“无米下锅”,另一方面银行贷款还款期日益迫近,生存势必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直补政策的出台,令棉农看到了希望,减少了顾虑,不但可以提升其交售籽棉的积极性,也可以缓解棉企原料匮乏之忧。
其三,直补措施能降低棉企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国内皮棉市场销售乏力,背后原因是棉农惜售。可以看到,按当前收购价3.15元/斤算,皮棉成本在14200元/吨,再算上财务成本和其他费用,预估销售价格至少在14800元/吨,而当前内地棉现货价格仅为14500元/吨。这种赔钱赚吆喝的事情,棉农断然不会去做。在直补措施出台以后,棉农就会有盈利出现,必然会提高棉农的交售积极性。随着市场交售量的增加,收购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主动权,有利于控制收购成本和活跃现货市场。
其四,直补措施促进纺织企业的原料采购。随着内地植棉面积的不断下降,纺织企业已然感受到皮棉原料采购市场的萎缩,不得不从数千里外的新疆设点收购籽棉。这样做,不但路途遥远,运输周期漫长,而且新疆机采棉的比重越来越大,企业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直补措施的出台,有利于稳定内地植棉面积,拓宽纺织企业的采购范围,降低纺织企业的用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