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味”衣物大多来自小作坊(图)
“再买就剁手!”网购,已经成为很多女性“痛并快乐着”。疯狂的“双十一”之后,陆续收到“抢”到的“宝贝”,不少人有点“闹心”,提价再降价没占到便宜就算了,自己的裙子色差太大、宝宝的衣服气味呛鼻,各种质量问题退货烦不胜烦……号称本年度最大型的网购盛宴“双十二”即将来临,面对各种“低价”、“对折”的诱惑,这次能“忍”住吗?本期质量大讲堂,让我们来听听江苏省质监局专家们对网购衣物有什么建议。扬子晚报记者杨娟
网购闹心事多—
收货收了一肚子的气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南京市民陈小姐一共买了6件物品,“我的裙子、毛衣、靴子都退了。”她无可奈何地说,选购、下单,开心地忙活了一晚上,没想到却是一肚子气。“连续几天收到的东西,都不如意。”她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说,一条特价220元的毛呢裙,原价要600多,窃喜地下手了。没想到,看着图片美美的紫色,到手后却灰不溜秋的,说不上来什么颜色,而且有一股难闻的柴油味。“同事告诉我说,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这股味道洗不掉。”她说,特价的靴子也是类似情况,店主大概担心鞋子的气味冲撞了买家,在鞋盒里放了一个香囊,一打开来是股香味。因为是绒面的材质,没想到穿上后,掉了一层薄薄的类似油墨的东西,手全黑了不算,浅色的风衣上也染上了,很难洗掉。
便宜没占到贴了百元邮费
同样,购买了10件物品的王女士,收获也不尽如人意。“除了一款特价的洗衣液,其他基本都是给小孩买的衣服,基本都退货了。”
最让王女士懊恼的是,其中还有两套是送给朋友小孩的,结果一到手,就被朋友“拒”了,“那股柴油味太浓了,担心孩子穿了影响健康。”她有点生气地说,自己在购物时已经很注意了,找的都是好评,看上去不错的店家,“比如给朋友小孩买的大衣,原价要四百多,特价两百多,这价格也不算很便宜。”她说,给女儿买的内衣,款式倒不错,一检查又傻眼了,没有任何标签,就是一三无产品,“孩子皮肤那么嫩,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材质,想想还是不放心,就退了。”王女士说,自己一共退了9件物品,其中只有三件是包邮,这样算下来,什么便宜都没占到,一共还贴了100多块钱的邮费。
业内人士分析—
“柴油味”衣服多出自小作坊
衣服上的“柴油味”到底是什么?扬子晚报记者请教了南京一家衣服加工厂的高工,他介绍说,在衣服的加工过程中,正常的生产步骤是,成衣后要再处理,比如加柔顺剂、清洗剂把衣服洗过后,再整形,然后才能出厂进入销售渠道。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机油会沾到衣服上,有些小作坊出来的衣服,为了节约成本,会省掉这个步骤。而这种有异味的衣物,一来进不了正规的商场,二来实体店销售中,消费者很容易发现,因此网购出现这种情况比较多。还有两种可能,在处理的过程中,使用了劣质的柔顺剂,也会导致残留异味,“或者做衣服的纤维原料本身质量就不好。”
质监部门提醒—
网购一定要关注产品标识
今年,无论是衬衫、裙子、T恤等夏季服装产品,还是服装、眼镜等儿童用品抽检中,网购的不合格率都比较高。
比如,在今年5月底公布抽查的儿童服装结果中,质监部门发现,由于网络销售平台缺少有效的质量监管措施,各网购平台产品的质量状况不容乐观,不合格率高达68.3%,这样的结果无疑是给喜欢网购的妈妈们“当头棒喝”。据介绍,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甲醛超标。据了解,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穿着和使用过程中,会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还会对眼睛产生刺激,引发过敏等症状。二是掉色。15个批次的产品都有这样的问题,在孩子穿着过程中,碰到雨水、汗水,颜料发生脱落褪色,则可能通过皮肤被孩子吸收,也威胁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三是物理伤害。婴童服装帽子、脖子附近存在拉绳,颈部、背部或腰部的绳带违反了针对婴童服装绳带的相关安全要求,导致婴童勒伤或勒死;婴童服装装饰性配件、纽扣、铆钉、标签等拉力和缝制牢度达不到要求,由于婴童对微小物体的好奇心,会撕扯、啃咬这些小附件,脱落后误吞而造成窒息。从统计结果来看,网购商品的价格和质量基本成正相关,越贵质量越好。在100元以下的服装合格率仅为25.4%,而在200元以上的服装合格率达到50.0%。
质监部门提醒消费者,网上购买衣服这些用品时,应关注产品标识内容是否齐全,特别要关注儿童产品的安全类别标注,即,A类指婴幼儿产品(36个月以内的或身高在100cm及以下的婴儿),B类指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为儿童选购服装首选纯棉产品,同时还要注意各种辅料的牢固程度,如拉链是否滑爽,拉链的两头是否有毛刺,钮扣是否牢固,金属扣、金属襻及各种金属件是否有快口,以免划伤儿童的皮肤。购买的婴幼儿服装最好先用温水清洗后再穿着,闻一下产品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或异味,如有可能是甲醛含量高,选购时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