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纺城引入竞价机制巧解纠纷
近日,在轻纺城东市场合伙经营一家门市部的两位合伙人,因经营理念有分歧决定分道扬镳。所有的有形财产都被一分为二,但为了原先电话号码的使用权,双方却闹得不可开交,进而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轻纺城司法所巧妙地将竞价机制引入到这起调解合伙经营纠纷中,使纠纷在短时间内得到圆满的解决。
张某和王某原先是对好朋友,3年前,两人决定共同开办门市部。2011年9月,张某和王某正式成为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在柯桥轻纺城市场合伙经营起一家门市部。起初,两人有共同的经营目标和理念,起早摸黑任劳任怨,合作愉快,客户也越来越多。但随着门市部渐成规模,两人的经营思路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张某说:“我的想法比较保守,觉得现在是收获的时候,能稳一点赚钱;他呢,想拿出一大笔资金去开厂,虽然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利润,但也存在风险,有可能血本无归。”
两人几经沟通却没有结果。最近几个月,两人在经营上更是小摩擦不断,多年的朋友情谊在一点点消磨殆尽。虽然每日在同一个门市部里,张某和王某渐渐失去了共同语言。今年11月初,两人正式决定散伙单干。
对于办公用品、剩余的产品,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电脑、空调等折价后分割,谁都不吃亏。可是,用了3年的电话号码该归谁?
王某告诉记者:“3年来,我们两个人为了拉客户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现在,几乎所有的老客户都会拨打这个电话号码联系我们。所以只要谁拥有了这个号码,谁就能拥有一大批客户资源,我们当然都不愿意放弃这个号码。”
就这样,为了原来电话号码的使用权,双方闹得不可开交,进而发生了激烈的争执。11月14日,张某和王某来到轻纺城司法所请求调解。调解员分析认为,电话号码属于无形资产,其价值难以评估,加上双方都争执不下,剑拔弩张,如果一味纠结于电话号码的归属,必然使调解陷入僵局,于是不拘一格提出了“互相竞价”的新调解方式。
调解员告诉张某和王某:“你们两人通过相互竞价来决定电话号码的使用权。谁出的钱多,电话号码就归谁,而‘竞拍’所得钱款则归另一方所有。”两人经过考虑,同意了用“相互竞价”的方式进行调解。
1万,3万,5万8千……经过5分钟的紧张竞拍,王某最终以6万元的价格如愿以偿地取得了电话号码的使用权,而张某也得到了来自王某的6万元的竞价款,并对此结果表示满意。
轻纺城司法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柯桥的轻纺市场每年都有合伙经营的生意伙伴散伙,如今,电话号码这种无形资产,已成为“分家”时的“香饽饽”。但由于其价格一时没法估计,合伙人往往在财产分割上出现纠纷。以竞价为基础的调解,能使当事人享有的财产权利得以充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