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棉补细则仍酝酿 棉农棉企僵持博弈
内地各省棉花补贴细则还在制定当中,无论棉农还是棉企,都在翘首以盼,静候佳音。不过相较其他省区而言,安徽有关产量补贴还是面积补贴的争议声似乎更大一些,据中国棉花网记者了解,安徽地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有如下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当地棉农的交售习惯。内地其他省份棉农习惯在棉花全部采摘结束后一次性交售,而安徽一部分棉农只要感觉价格合理,便即采即交,当地棉花交售进度略高于其他省份。据安徽宿松县某棉企反映,目前当地棉农交售量普遍达到20%以上,少数高达50%,加之都是棉花经纪人上门收购,没有正规票据,如果按照产量来补,棉农们将无法拿到补贴。
其次是当地棉企开秤较早,开机率较其他省份也稍高一些。以宿松县为例,全县共有10家具备加工资质的棉企,开秤收购的有6家,2家处于关停状态。该县某400型棉企表示,公司9月底开秤收购,截至目前共收购籽棉100万斤,已加工60万斤,与往年相比收购加工进度缓慢。由于是棉花经纪人上门交售,所开票据不是棉农本人,因此无法按照产量来补。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安徽最大的产棉县无为县。该县棉麻公司某负责人介绍,今年公司开秤早,目前收购了约100万斤籽棉,全部都是向棉花经纪人开具票据,而棉农无法得到写有自己名字和产量的交售票据。
然而事情并不简单,部分棉企表示,既然国家对内地棉花有补贴,就应该把籽棉价格降下来,给棉企留出加工利润的空间,于是安徽出现了籽棉价格不升反降的现象。棉企期望凭借补贴细则上演一出绝地反击的史诗大片,棉农自然不乐意,存棉待售,双方开始僵持博弈。某棉农表示,去年棉价在4元/斤左右,如今只有3元/斤,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价格,如果再按照产量来补贴,对棉农的打击将会非常大。拉锯战的结果就是棉市一片冷清,只有零星的交售,棉企碍于当前行情,纷纷停产待市。安徽无为县棉协某负责人说:“前段时间政府到这里开展棉补调研活动,当时参会的400型棉企一致赞同按照产量补贴的做法。不过从客观情况看,当前只能按照面积来补,产量补贴方案已经不切实际了。唯有面积补贴方式,还可以有操作的空间和时间,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治虚报的问题”。
补贴细则一天不出,争论就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如何保证棉农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顺利度过这个棉花年度,对制定直补方案的相关部门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