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日股份(002083):败走光伏:步子迈太大
2014年11月21日,全球最大家纺企业——孚日股份(002083)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投资的光伏项目未能实现收益,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拖累较大,公司拟将光伏项目相关生产设备全部出售,设备评估价值为5805.82万元。
这家全球最大家纺企业是2008年进入光伏产业的。当时,正值全球经济危机前夜,纺织行业一片萧条,但“光伏热”却造就了无锡尚德的财富神话,催生出全国新首富——施正荣。正是那时,有着“毛巾大王”之称孚日股份(002083)与德国企业合资成立了埃孚光伏有限公司,进入光伏产业。
当时经济观察网记者曾受邀参观这家企业的光伏生产线,董事长孙日贵向全国来访的家纺企业老板介绍道,埃孚光伏首条生产线产能为10MW,当年可生产出口销售组件8580个,总功率1.55MW。
根据注册信息,埃孚光伏注册成立于2008年7月1日,注册资本1750万欧元。孚日股份与德国Aleo solar AG公司分别持股50%,主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和销售。埃孚光伏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全部销往欧洲,而德方将负责包销3年。
当时一位参观的家纺企业老板就曾疑惑道,光伏产业95%以上原料依赖进口,95%以上的市场在国外,中间加工环节高度同质化。从家纺跨境到光伏,跨度太大,但却一样面临险境。
不过,最初的数年,光伏产业确实为这个“毛巾大王”带来了滚滚的利润。2009年年报显示,埃孚光伏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净利润为415.97万元。2010年,销售收入增加至3.46亿元,净利润为1745万元。而2011年的业绩则急转直下,净利润仅有少得可怜的15.7万元。这时恰恰是德方合作伙伴不承担包销的时间。
原来,受国内产能过剩、汇率波动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销往欧洲的埃孚光伏产品价格奇低,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无奈之下,孚日股份(002083)只好向当地政府告急。2013年12月,孚日股份(002083)收到所在地高密市人民政府下发的《高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支持光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批复》文件,给予公司1亿元财政资金补贴。
可财政补贴只能缓解一时之痛。由于近年来光伏产业整体不景气,产品销售价格不断大幅下降,该生产线初始投资金额较大,生产成本较高,自投产以来,生产数量逐年下降,开工率较低,产品销售价格竞争力较低,出现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状况,至评估基准日该生产线已处于闲置状态。由此,孚日股份决定处置光伏项目相关资产,退出光伏行业的发展。
究竟是投资光伏的多元化尝试挣得更多还是亏损得更大,一时还难以说清。显然,孚日股份依靠多元化自救的目的没有达到。孚日股份(002083)若交易成交金额为评估价值且在2014年度内完成,预计本次交易将产生损失约为2.3亿元,将减少公司2014年度净利润约为1.7亿元。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当雾霾肆虐中国之际,孚日股份(002083)终于重新在主业找到了新的立足点,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防雾霾口罩生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