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土掉渣”服饰里的儒家智慧


http://www.texnet.com.cn  2014-12-01 08:17:36  来源:齐鲁晚报 收藏

  1988年,当姜文饰演的余占鳌抬着花轿出镜时,脏兮兮的黑色缅裆裤是身上唯一的衣服。裤裆松松垮垮,一条黑布绳便是腰带,不少人看后窃窃私语:“这究竟是什么裤子?竟有这么大的裤裆!”转眼到了2014年,朱亚文版的余占鳌不仅穿上了棉袄,腰带也从布条变成了粗厚的黑布腰带,唯一未变的就是松松垮垮的缅裆裤,只是干净了些。

  新版《红高粱》一火,缅裆裤也跟着火了,九儿同款网上卖到了上千元。不得不说,我们的祖先再一次引领了时尚

  缅裆裤其实是不会裁合身裤裆

  《红高粱》里的缅裆裤,和如今的吊裆裤、拉裆裤虽然外观相似,实际上不是一回事。

  缅裆裤与山东的农耕文化是分不开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李杰介绍,山东是棉花主产区,纺织业发达,老百姓自己种棉、种麻,自己织布做衣服,只有有钱的地主、城里人才会买丝绸等材料做衣服。

  缅裆裤诞生的另一原因则让人哭笑不得。在受西裤影响之前,大多数中国老百姓不会裁剪裤裆,只是简单地将布片缝起来,所以很难做出合体的裤子。

  “‘缅裆裤’的说法非常形象,因为那时候的裤子非常肥,所以需要从边上挽过去,然后将腰部多余的部分向中间折过来,再用腰带扎紧。”李杰说,老百姓找来一块布料,中间剪开,再对起来缝好,一条裤子就算做成了。在西方服饰传入中国之前,我国的服装基本上以宽松、肥大的款式为主,西方服饰传入中国之后,我们的服饰设计里才渐渐有了修身、收腰等概念。

  关于缅裆裤,在济南的文献记载中有这样的描述:“男子下身穿宽腰、宽裆、不分正反的挽腰长腿裤,用布扎腰带子系在腰上,女子出门则必须扎上百褶或者八褶的裙子。”青岛则有“下衣有单裤、棉裤和夹裤三类,裤腰都很肥大,女子下系长裙或肥裤”的记载。

  山东人有“山东大汉”这个响当当的名号,缅裆裤和其他服饰做得肥大,也和山东人的身材有关。1979年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82名山东被调查者的平均身高为167.3厘米,明显高于南方省份。

  有专家学者对近代山东的裤子和裙装进行了统计分析,大裆裤是当时十分普及的下装,平均每三个女人就有一个身着大裆裤,这种普及率放到现在也是十分了不起的。而大裆裤还仅仅是清末下装流行榜的第二位,最流行的女式下装是马面裙,当时近一半女性的衣橱里都有马面裙。

  “衣服的功能性是第一位的,为了保暖和便于穿着,人们穿缅裆裤的时候会用布条绑腿,这样风就不会从裤管灌进来。此外,缅裆裤的裤腰非常高,能够护住腰部。从中医的角度看,腰、颈暖和了人就不怎么怕冷,不容易得病。保护腰部的这种观念在中国、日本等地的穿衣风格中得到体现,一些人会专门穿着护腰为腰部保暖。”李杰说。

  一片布缝成的衣服并不简单

  山东的传统服饰,不管是棉袄、长袍还是褂子、背心,都没有过肩和袖窿。更为神奇的是,这些衣服通常都是用一片布缝起来的,如果将它们展开,就可以完整地平铺在地上,形成一个“十”字。而现代人们穿的衣服,一般由多块布片缝制而成。

  “这和山东传统服饰采用的‘十字’结构裁剪方法有关,这是一种简单的二维平面式直线裁剪方法。”李杰拿起笔,寥寥数笔就在纸上画出一幅草图。他解释道,只需要将袖底缝和侧摆缝缝在一起,裁缝根据需要,将衣服做成对襟或者其他的样式,再缝上盘扣,一件最简单的单衣就算是做成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以前人们穿衣和现代人大有不同,不像现在有保暖衣、衬衣、羽绒服之分。近代山东人按照季节来穿衣,“夹”是春秋天穿的衣服,“单”是夏天穿的,冬天则穿“袄”。

  所谓“单”,就是指只有一层,没有表里之分的衣服;而“夹”则有两层,内里一般用比较柔软贴身或者吸汗的面料做成;“袄”则是在“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表里之间塞入棉花并用线缝好,用于御寒。

  济南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亓延多年来一直研究山东的服饰文化,在她看来,山东的服饰文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山东的传统服饰大多数比较宽松,多为对称设计,采用了大量的下垂线条,使穿着之人在视觉上显得更加修长,人体的起伏隐没在衣服之下,人与衣服浑然一体。亓延认为,这与儒家思想强调的内省、静观、“天人合一”的理念不谋而合。

  “近代西方的衣服一般做得比较贴身。比如西装,最初是马车夫的服装,穿着舒适便于工作,后面有的开衩有的不开衩,而且片数很多,能够凸显人的肩膀轮廓和腰身曲线。”李杰说。

  “红蓝配”内含儒家色彩观

  除了款式,山东传统服装的颜色和刺绣纹样,也处处体现着儒家文化的影响,可谓每一处细节都有一段传承、一个故事。

  亓延介绍,山东传统服饰中,蓝色、绿色为上衣的主要色彩,下装则是红色的世界。红、黑、蓝、白在服装中大量使用,体现了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五行五色”色彩观。

  “在近代的山东农村,男人穿的衣服多为深色,黑色和蓝色居于主流地位,女性服饰则多为‘大红大绿’,这和城市里的穿衣习惯完全不同,城里人看了可能会觉得‘土’。”李杰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这种颜色选择,“试想一下,农村人口比较少,除了黄土就是农田、树林,农村姑娘如果穿着黑色、灰色等城市的流行色,非常不起眼,显然满足不了人们的感官需求;而在城市里,人口稠密,如果满大街都是非常鲜艳的颜色,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所以城里人更多地选择黑、灰等偏暗的颜色。”

  在服饰纹样上,亓延介绍,纹样多用棉线绣成,遍布服装的前襟、后背、袖片、襟边、领口等位置,题材十分广泛,有的绣着宗教吉祥纹,有的则是娇艳的花朵,有的是飞禽走兽,甚至还包含神话、戏曲元素。花、鸟、蝴蝶在组合纹样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绝大多数纹样中包含着美好的寓意和对穿着者的祝福。

  据介绍,山东的传统服饰不像西方的服饰层次较多,没有那么强的立体感,更多地强调平面格局和整体的完整性,故而看起来比较单调,纹样的存在则使得服饰看起来内容更加丰富,还被用来阐述理想、道义和人生哲理。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缅裆裤  服饰  红高粱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