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猫高端钢丝圈研发成功的启示
不久前,参加全国纺织器材会议上偶遇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时了解到,国家“十二五”计划将高性能钢丝圈及钢领列入纺机行业专用基础件攻关项目。几年来,在行业协会指导与帮助下,困扰我国高速纺纱十多年的高性能钢丝圈的瓶颈终于被重庆金猫打开,并荣获2013年度中国纺织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这个奖项凝聚了重庆金猫科研人员、国内知名院校的心血,承载了全体纺织同仁们的期盼,应该说是一个“争气圈”。
纺纱关键技术苛刻
钢丝圈是环锭纺纺纱过程中纱线加捻、卷绕不可缺少的部件,影响着纱线质量、细纱机生产效率等多项关键指标。首先从质量上看,经钢丝圈、钢领的高速运转后会增加纱线的3毫米以上毛羽或毛羽H值、成纱条干CV%值、粗细节、棉结、棉球等指标,降低纱线强力,增加捻度CV%值、强力CV%值、管纱条干CVb%值、毛羽CV%值,以致降低成品的档次。无锡一棉十几年前就大量应用进口钢丝圈、钢领,他们做了详细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国产钢丝圈个体差异大,高速运转时差异更加突出,与国外产品相比,毛羽CV%值相差较大,在布面上形成不均匀的毛羽分布,降低了成品质量。
其次,钢领、钢丝圈的使用及两者的相互配合对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好的钢丝圈几乎无走熟期,使用周期较普通钢丝圈延长1~3倍。笔者在苏北某厂深切体会到了钢丝圈选型的重要性,在细纱长车纺制60支精梳纱时,采用某厂钢丝圈千锭时断头15根以上,换用品质较高的国产新型钢丝圈,断头一下降到10根左右,不仅使用天数明显延长,保全工换钢丝圈工作量也大大减少。其功效如下:千锭时断头,当纺制化纤及其混纺纱时为6根以内,纯棉为10根以内,挡车工看台量提高30%~100%。而增加产量直接与效益挂钩,合理调整钢丝圈型号,千锭时单产可从37千克提高到38千克,总产量增加2.63%。按平均支数32支计算,一万锭一年增加产量约41吨;如纺制纯棉J40支纱,转速可从现阶段16000转/分钟增加到17600转/分钟,产量就增加10%,即一万锭增产约110吨,按每吨加工费9000元计,一年增效99万元。所以,钢丝圈虽小,却四两拨千斤。
高端钢丝圈除技术苛刻外,还要适应高速运转的需要。普通钢丝圈线速度在30~38米/秒,一般突破40米/秒就算高速,国外产品可以达到50米/秒以上。如果以40米/秒计算,每天24小时行走3456公里,倘若可以使用20天,就要运行近7万公里。当然,与国外陶瓷钢领钢丝圈运行105天行程30万公里还有很大距离。
瞄准高端力争一流
进入21世纪,我国纺纱行业迅猛发展,高速、高效、高产的纺纱设备相继推出,但适应高速高产需求的优质器材研发却相对滞后,尤其是钢丝圈、钢领的使用特性、寿命明显落后国外产品。记得某厂曾将国内当时所有耐磨高速的新型钢丝圈拿到车上试,几乎全部败下阵来,不得不忍痛购买800元一盒的进口钢丝圈,相当于国产价格近20倍。
一个器材及部件的使用价值通常通过其功能、可靠性、寿命以及创造的最终价值来体现。国外钢丝圈、钢领生产商立足于做精品,价格虽高,质量却有保证。国内不少企业往往只重视资本扩张,舍得在大项目上投入,却在一些小的器材上“抠门”。钢丝圈一盒按5000只计算,普通产品价格每盒不到50元,每只不到一分钱。曾经有一段时期,钢丝圈生产厂家有几十家,还要互相压价,造成器材厂不得不动脑筋降低制造成本,这种一味追求廉价不注重质量的行为,只会导致产品上不了档次,只能以量取胜。
重庆金猫则不同。在国家相关部门支持下,经过对传统设备及工艺进行脱胎式改造,重庆金猫以每年10%以上科研经费投入,实现流程再造。钢丝圈生产周期缩短一半以上,劳动生产率及产品合格率大幅提高。重庆金猫在2009年首先研发出BS(蓝宝石)钢丝圈,打破高端钢丝圈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发自主原创的TP(黄晶)钢丝圈,在质量、尺寸、硬度偏差上明显上了新台阶,能够像进口同类产品一样做到:无走熟期;钢丝圈个体差异控制在1.5%以内;使用寿命达到20~30天;最高线速度突破50米/秒。高精度钢领可以做到三个0.01毫米,即内跑道圆整度,表面平整度,上下面平行度均为0.01毫米,这些指标已经完全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相关指标,并满足高速、高支、优质纺纱需求(最细360支)。金猫董事长杨崇明有一句口头禅:做任何事贵在坚持。为了赶超国外同类产品,做到知己知彼,他几乎跑遍了整个欧洲。目前,公司依托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协会钢丝圈钢领产品研发中心、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全国钢丝圈钢领技术研发中心两个资源平台,以企业内科技人员为主体,同时强化产学研联合,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力争在较短时间开发一批具国际领先的新产品,满怀信心打造中国最好的器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