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传统文化 借APEC东风积极推广新中装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观摩了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及配偶服装配饰样衣,观看了《领导人服装工作全记录》视频,优秀参评单位代表就“中式服装开发与推广”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2014年APEC会议北京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成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工作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李当岐等发言。
APEC领导人服装设计制作过程历时一年
刘元风在发言中介绍,APEC领导人服装设计制作工作自2013年12月下旬正式启动,北京市APEC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向向全国70家企业、259位设计师和18所高校的服装设计师发放了设计邀请函。 2014年2月下旬,455份设计稿件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集中到承担具体实施任务的北京服装学院。3月8日,在第一轮评审中,60份设计稿脱颖而出。3月上旬,入围确认函从评审组发出。获得确认函的设计师要着手制作样衣。在深化设计稿的过程中,特色、中式,成为领导人服装的两个关键词。专家团队选出了最能传达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图案——海水江崖纹。历经数月而逐渐定型的服装随后进入生产环节,8月下旬,领导人及配偶服装最终确认,随后服装进入紧张的制作环节。10月底,21个经济体领导人和配偶的40余套服装陆续出炉。每位领导人接到的,是用祥云图案宣纸包裹着的配饰和刺有2014年APEC会议标识、并饰以手工一字襻盘扣的包装袋。其中蕴含的心意,是“多元美好、开放包容”。
2014年11月10日晚,身着“新中装”的领导人在北京水立方的优雅呈现,让APEC工作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欢欣鼓舞,历时一年、夜以继日的紧张、压力、碰撞,在这一刻通通化作了那一瞬间的绽放。
刘元风在发言中表示:“2014年APEC领导人服装是集设计师、院校、企业等各界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在,进入后APEC时代,我们正在做规划,中式服装理论研究和产品推广机构,这是一个推广中式服装的好机会。”
与会设计师和企业代表认为,新中式服装的诞生是中国传统服饰新的飞跃和起点,具有历史纪念意义。传统与现代结合发展需要机遇,更多是需要智慧。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服装并不是中国元素在服装上的生硬堆积,而是使传统服饰文化融入整体设计当中,使穿着者感觉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深邃。中国正处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大好时机,中式服装是很好的载体,民众对于传统服饰文化复兴有着很强烈的愿望,这点十分值得珍惜。中式服装推广的需要从年轻人甚至娃娃开始抓起,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做起,让中国式服装从民族精神、情怀、立场上得到国际认可。
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
李当岐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也是中国服装界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及世界时尚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中国服装产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振兴市场的需要,是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服装设计需要创新,在设计创新中,应放弃剪贴式的符号设置,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融化到现代设计中。新中装是一个概念、风格和类型,而不是某个具体款式、材料和元素,是能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的新设计。它留有很广阔的创新空间,它是一个引子、启发、方向。每一个设计师和品牌应该针对品牌的目标市场进行深入设计研究创新。
李当岐说,目前中国服装产业下行压力巨大,不仅是市场的问题,同时也是产业结构问题,产能过剩、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升级需要设计创新。新中装的出现为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服装设计创新能力提供了大好机会。
进入“APEC后时代”,如何充分发挥APEC服装设计资源,掀起推广新中装的热潮,让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成风成俗成为重要课题。李当岐认为,要想成风成俗就要接地气,只有将传统服装深入百姓生活中去,才能与市场有效地连接。他强调,推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还要善于利用中国国际时装周等发布平台。发布并不是作秀,而是要设计有概念、背后有市场,这样才能促进设计创新,扩大设计文化传播,为企业赢得市场空间。此外,利用传统节日创新市场推广模式,抓住外交官、企业高管、学术界、影视界名人等特色人群进行推广,学术界和专业院校要加强文化研究和理论梳理,同时媒体要加强宣传推广等,才能让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