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纺织之光” 需要科技亮点
近几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和人才资源的支撑作用仍然不足。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如今的纺织工业仍面临着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紧迫形势,一系列严峻的外部风险和日益凸显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任务十分艰巨。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进行了颁奖,重点颁发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及“纺织之光”教师奖、学生奖以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内衣创新奖。其中,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共135项:一等奖项目有15项、二等奖项目有47项、三等奖项目有73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为95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优秀教师奖20名,其中1名教师获得“纺织之光”教师特别奖,“纺织之光”学生奖139名,其中2名学生获得“纺织之光”学生特别奖。另有10个项目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
“纺织之光”科技奖获奖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纺织科技创新的新成就。据介绍,本年度的获奖项目呈现五个特点:第一,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合作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在今年获奖的135个项目中,有52项属产学研联合攻关成果,占获奖项目总数的39%;其中,一等奖和二等奖中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占比分别高达73%和43%。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的重要渠道,有效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二,新型纺织材料产业化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今年的获奖项目中有近20项成果为纤维新材料开发方面的成果,表明新型纺织材料科技优势继续保持。第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品换代成效明显。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了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第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发展成果丰硕。今年的获奖项目中,有20多个项目涉及节能减排技术,占比近19%。第五,技术标准、软科学成果具有新亮点。今年的获奖成果中,还有8项软科学项目和15项标准研究项目,彰显了近年来纺织领域软科学研究,功能性检测与评价、纤维定量分析和有害物质检测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国际优势。
- 海斯摩尔再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11-27 08:40)
- 2015“纺织之光”颁奖大会:新材料是亮点 产学研成果多 (11-25 14:32)
- 中纺联:力争“十三五”末纺织科技创新“领跑” (11-25 08:24)
- “纺织之光”科技 教育奖励大会举行 (11-25 08:15)
- 华纺股份一项目入围2015年度“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 (09-01 11:32)
- 科技创新正推动我国纺织业不断转型升级 (09-01 08:42)
- 纺织业:创新驱动 升级提速 (08-31 08:32)
- “纺织之光”2015年度纺织科技奖评审结束 (08-24 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