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潮浪淘尽过来人贵惜福
一到换季,收夏衣,换冬装,人们便发愁,衣物太多,有的甚至都没怎么穿,又要收起进箱。
想当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州市民的衣着每年限量一丈三尺六寸布,家家恪守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传统观念。记得我小时候,每到换季,妈妈便拿出一大袋子衣服,内有父母的旧衫和亲戚家的旧衣,要我们自己挑选,哪件合适就放进自己的衣柜。那时,当小的拣大哥大姐的旧衣服穿,当大的拣父母的衣服穿天经地义,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子女都一样,经常穿有补丁的衣裤。我家只我是女孩,父母一两年间会给我添置一件新衣,我印象最深的两件新衣都是父亲上世纪五十年代去北京开会时带回给我的,一件是红碎花灯芯绒外套,另一件是红白条相间的红裙子,我喜欢得不得了,平常上学舍不得穿,留着周末参加红领巾合唱团活动时才穿,待我长高长大,就把衣衫衣袖放长,直到实在穿不了,就把这两件还很新净的衣服包好,留着给合适的人穿。待我兄妹长大,就拣父母的衣服穿。中学时我穿得最多的是我妈妈在解放初期穿过的两件“列宁装”,两排大纽扣在前襟,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我一直穿着到海南上山下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全民的衣着不是蓝工装就是绿军衣。我和哥哥在海南农场当知青,穿的都是兵团农场发的深蓝色工作服。翻看那些老照片,那年代所有人的服饰都是一个样。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全民的衣着大变样,百花齐放,时款时新,一会儿流行喇叭裤,一会儿变成窄脚裤,而且还加踩脚,腊肠般的裤腿长到脚后跟踩到鞋里,叫踩脚裤。裙子的变化更多,这一年流行百褶裙,从台湾流行过来的尼龙花裙,既轻又薄花式多样。那一年兴超短裙,后来又变长筒裙,再后来又发展为裙裤,似裙非裙,似裤非裤。还流行一种蝙蝠衫,一上大街,感觉到处穿着蝙蝠衫的女人在飘。最经典还要戴副麦克镜,男男女女几乎人手一副挂脸上,并且很快从广州流行到全国,内地青年为表时尚,镜片上专门留有未揭去的小圆标签,以示进口货。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因为广州有一个全国最早开办的西湖路“灯光夜市”,还有一条位于深圳沙头角的“中英街”,广州的服装成为全国服装的流行前线,广州人以至来广州的外地人总要到这两个地方走一走,回来最摆阔的事就是把买来的流行衣物一一分发给亲友。
此后广州人家步入衣物充裕的年代,地摊货、港澳水货、名牌时装琳琅满目,各取所需,人人都有穿不完的衣衫。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收入不高的年轻人买名牌,中年的父母穿水货,年迈的祖父祖母拣儿孙的衣裳穿,我父母就是如此,孙儿的衣服旧了不要,他们照样喜欢地穿着,主角的位置颠倒了。
到如今网购时代,每年的“双十一”更令爱美的年轻人购物疯狂,名牌时装是几件几件打包而来,一时真有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难道直到换季才知一切皆有代价,人要到老才知惜衣惜福?!我在整理衣物时不禁想起这许多,耳边便响起当年父母说过的话:勤俭为上,人贵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