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欲破“微”僵局 经济效益回升微弱
“山东服装产业将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时代的转型升级,在新常态环境下与国际资源融合,通过大规模走出去、高规格引进来实现商业模式升级。”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刘建国在19日举行的首届齐鲁国际时尚周论坛上表示,山东将推动服装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利用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商机,实现从“制造产品”到“制造品牌”、从“合格制造”到“优质制造”的跨越升级。
山东服装企业今年的日子并不好过。“全省服装行业销售收入、利税总额、产成品存货增幅下行趋势明显。”刘建国透露,虽然全省服装产业产量止跌回升,外贸出口波动拉升,但销售收入仍下行明显,经济效益回升微弱。
据刘建国介绍,今年1至10月,全省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实现产量24.95亿件,同比下降0.02%,自7月份开始的增幅下跌趋势初步得以扭转。全省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57.38亿元,同比增长11.2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64个百分点。
但从全年走势看,下行趋势异常明显。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因此并不乐观。1至10月,全省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实现利税176.58亿元,同比增11.59%;其中利润总额111.34亿元,同比增7.07%。年末行业利税总额增幅呈现微弱回升态势。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形势下,服装产业也进入了市场理性稳定、长期平稳增长的新常态和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开始改变外延式增长状态,进入内涵式增长新阶段。”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王茁表示,山东服装企业面临的严峻现状和国内多数服装企业的遭遇相似,必须尽快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应对新常态
事实上,山东不乏较早转型升级并尝到甜头的服装企业。
“我们通过整合国际资源,利用设计创新和人才团队的国际化,实现了本土化与全球化的链接。”山东如意(行情,问诊)集团执行总裁丁彩玲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该集团实现了棉纺、毛纺直至服装品牌的两条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旗下企业已遍及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
红领集团总经理王巍告诉导报记者,目前红领个性化定制订单同比增长150%以上。当其他企业还在为抢夺订单竞争时,红领集团则开始了转型升级之路,投资2.6亿元,历时11年,打造大数据系统,最终实现了用互联网思维、3D打印模式开启高级定制创新之模式,彻底颠覆传统的作坊裁缝概念。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卢晓告诉导报记者,打造中国服装精品品牌需要具备四方面的核心要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品牌必须制出世界顶级工艺水平精品;品牌必须拥有世界水平的专业化团队;要有品牌战略的制定和以品牌为核心的管理。
王茁建议山东服装产业应回归产品时代,以工匠精神达到日臻完美的制造境界。积极参与产业革命,打造小而精的核心竞争力。树立时代思维,从认识到使用新手段,顺势而为。
意大利时尚协会中国区代表弗朗西斯科·菲尔德里则表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接下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是通过提升设计创意水平,创造独特的品牌个性和鲜明的品牌形象。